變的富有一些,錢幣是一起掙的,誰也吞不掉不屬於自己的那一份。
最後一句,看完信無論是否同意,將信燒掉。
夷男連續讀了三遍,確定自己沒有看錯的地方這才起身將信扔進了火盆。
馬周、韋挺看到那信給燒掉,心也隨著飛灰而低落。
可就在這時,夷男突然大喊一聲:“傳令,左右都護各帶三千精銳,準備珍寶十箱,良馬三千匹,羊十萬立即奔赴肅州,拜會唐翼郡王,請其代為獻上我對大唐皇帝的敬意。”夷男說罷將自己的配刀解下,扔給了親兵。
這把刀,就代表著了夷男對大唐皇帝的臣服。
“擺宴!”夷男高呼一聲。
韋挺整個人如同石化一樣呆住了,這還沒有出示國書呢,也根本沒有半點談判。夷男連自己的可汗金刀都獻給大唐皇帝了,這代表的是臣服。
那麼他們來幹什麼呢?
正式遞交國書。國書也就是關於友好的官樣文章,這東西夷男看過給族老傳閱,然後收藏起來就算完事。
韋挺小聲問馬周:“接下來咱們要談什麼?”
馬周無奈的苦笑著:“什麼也不用談,這次出使喚的所有人就是來撿功勞的。若是談,也不是國事。只能是替總舶司談一點茶、鹽、鐵和薛延陀部的交易。這交易也沒什麼好談的,阿史那杜爾部、執力思力部等,都已經形成定規。”
“那咱們來幹什麼?”韋挺真的不理解了,他是真正為出使而來。
“送信。”馬周只說了兩個字就閉嘴不再多說。
此時,馬周又想到了五年前,燕州一夜之間降了的事情,馬周越發的相信,柳木是知道那邊要降,過去就是接受降書的,而不是勸降,逼降等等。
這次或許不同,但馬周依然相信,柳木作的就是瞌睡遞枕頭的事。
只差半步,柳木發現了那半步的差距,趕緊跑了半步過來撿便宜的。
這話馬周肯定不會告訴韋挺,多說多錯,所以他閉口不談。
話說肅州,秦瓊面前擺著一顆人頭。
長樂王李幼良的人頭,大唐皇帝李世民早就反感這個長樂王,每次不作事還想佔好處,想當初打王世充的時候,身為同族竟然還在背後搞鬼。
不僅如此,還威脅李淵討要了許多好處,否則就會反叛。
秦瓊到了肅州,藉著百姓對李幼良的不滿,以及李幼良在邊關私設關卡等等,派人就去把涼州李幼良給平了。
“將軍。”李君羨遞上一份清單:“叛臣李幼良抄家所有一切都記錄在案。”
秦瓊根本就沒看清單,只說道:“讓軍中司馬取三成救助受欺負之百姓,再取兩成還給他剋扣的商隊財物,其餘封存。你帶兵佈防,日常事務無須彙報。”
“得令。”李君羨退離。
之後,一穿著常服文士打扮的男子入內:“郡王。”
“燕兄,不動聲色摸清高昌軍防,城防。可有難度?”
“若時間不急,慢慢打探最低須三個月時間,若要詳細需要五個月。太急的話會被高昌看出端倪。”
秦瓊點點頭:“李幼良抄家所得還有許多,挑選可用的物件是否可以用離間?”
“須觀察高昌各帶兵將領,各文臣之後選擇合適的人,相信對明年我大唐攻打高昌起重要作用。這位長樂王這一死倒立了功,不但合理的解釋您到這邊來的理由,而且還提供了不少珍寶可供用間。”
秦瓊也是爽朗的大笑:“那麼燕兄,有勞了。”
燕七一抱拳:“當效命,正如令弟那句,富貴只在馬上求。”
燕七又問道:“郡王,北邊咱們沒有派人跟過去,是否需要人接應。”
“無須接應,高昌之事當為重。”
“得令。”
燕七出去之後,秦瓊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怕是薛延陀派來的人快要到了。”
別人不知道,秦瓊難道還不知道結果。
當年燕州的事情就是柳木撿來的功勞,想必這一次也一樣,所以馬周等人肯定就不會遇到阻力。
反倒是這個高昌,秦瓊相信一定要憑武力真刀真槍的打下來才行。
幾天後,秦瓊得到訊息。
“報,薛延陀部通告整個大漠,夷男可汗將自己的黃金彎刀進獻大唐皇帝,請求大唐皇帝給予冊封。”
秦瓊問道:“頡利問有何反應?”
“正派人調查,想必再過些時日潛伏在頡利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