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部分

時間、內容都沒有一定之規,由皇上根據需要臨時決定。慶曆期間很活躍的那個餘靖餘希古,不是被人舉薦參加制科,又被否決,還捱了知州一頓板子,鬧出許多是非嗎?蘇軾兄弟後來也參加過制科考試,還考中了。常科,就是一般的進士與諸科考試了。先要由地方推薦,在州縣考試中被舉薦後,才能進京考試。它的考試時間與內容,都有明文規定。按規定,進士要考詩賦,兼考論、策及帖經、墨義;諸科包括九經、五經、三禮、三傳、明經等,主要考帖經、墨義,檢查考試者對於儒家經典著作的掌握情況。

什麼是帖經、墨義呢?帖經,說白了,不過就是經典著作的填空而已!找一段經書,掐頭去尾,讓你填上空出的那一部分。墨義呢?就是從有關經典著作中找出一句或一段話,要你答出它的意思。與帖經一樣,只要能背就行了。不同的只是,它除了要背原文,還得背下相關的註解。之所以叫墨義,原是與口義相對應的。口義就是口答經典問義,後來被取消了。

在唐代,進士考試先是隻考詩賦,別的一概不考,後來才漸漸加上了策、論。又因為考策、論的時候,有些人信口胡說,有人建議應當檢查參試者對於經典的熟悉程度,就將諸科考試中用的帖經、墨義辦法,也用到進士考試中來了。

這種考試製度的弊病,幾乎可以一目瞭然。范仲淹看得清楚,安石更透徹。他設想的改革,也比仲淹更徹底:一是完全廢除明經等諸科考試,只留進士一科取人;二是進士考試,只考經義、論、策,再不考什麼詩賦、帖經、墨義;三是增加新的實用科目。但這是大事,首先,當然得報請皇上批准;其次,還得廣泛徵求朝野的意見,以便使改革更趨合理,也好達到最廣泛的共識。

中書幾位意見大體一致,將興辦學校與改革貢舉分兩步走的大致設想,報告了皇上,請朝廷下詔廣泛徵求意見。皇上也同意,便下詔向相關官員徵求意見:請他們務必在接到詔書後的一個月之內,將意見上報朝廷。

這是露臉的事情,因為具體,也相對較為簡單。凡有權參與意見的,都爭著說話了!

司馬光自中進士到當考官,見得不少,對目下的貢舉制度自然多有不滿,甚至還不只是不滿,簡直深惡痛絕。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自古至今,取士之弊再沒有比現在更壞的了!

他當然有自己的理由。

原來他看中的是古代的舉薦制度,根本就不贊成隋唐以來的科舉考試。在他看來,三代取士,全都以德行為本,並不看重文辭。到漢代,雖有考試,但茂才孝廉等科還是靠的推薦,仍是品德第一。所以,那時儘管朝政一塌糊塗,但下面的民風還是很淳厚的。即使到魏晉及魏晉之後,風俗大變,浮華衰敗,但九品中正制的取士制度講究品德第一,仍然卓有成效。讀書的人,誰都不敢胡來。只有隋唐興起科舉制度之後,只以文辭取人,被取者的操行品德才一塌糊塗,不堪入目了。現在要改革考試製度,實在是千載一時的絕好機會,得抓緊辦。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當然是恢復古代的鄉里推薦制度,將品德好的人推薦上來,才能從根本上徹底杜絕科舉制度的一切弊病。他特別強調,這推薦只能由鄉里的賢人官長等來實施,絕不能讓州縣的官兒去掌握。因為州縣太大,他們根本沒法兒全面瞭解情況,只有鄉里根生土長的那些人,才真正知道實情。除此之外,也不能讓京城的那些考官來全權品評參試者的操行,再決定他們是否考中。因為他們不瞭解情況,只能道聽途說,人云亦云,更要壞事。當然,就是鄉黨,也有看不清的時候。一個人的德行,不是那麼好看的。就連家裡的人,整天生活在一起,往往都有走眼的時候,何況別人?那麼,究竟怎麼辦呢?

品德第一的原則絕對不能改變,只好將推薦的人改一改了。司馬光的辦法,是請京朝官來推薦。品級不同,可以推薦的人數也有所區別。官越大,推薦的人就越多,當然也要有限度。推薦不當,循私舞弊怎麼辦?可以加強監督,實行連坐。處罰一重,相信就沒人再敢亂來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大宋遺事 第七十三回(2)

凡被推薦的人,朝廷一律以舉者多少決定是否入選。一旦入選,就無需再參加州縣考試,直接進京參加進士或諸科考試就行了。關於考試,他倒也贊成取消詩賦及帖經、墨義,只考經義、時務策問。

保舉法是首選。如果朝廷覺得不合適,那就該退而求其次了,就是辦好學校,從學校取人。他對慶曆以來州縣學校有名無實,極為痛心,要求加強學校的建設管理,配備能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