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與不成,在此一舉!
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八章 神奇
船家妻子看到勸說無效,她不知道自己在見證著一個歷史,哇哇大哭。
宋九沒有管他們,而是大聲吆喝,河堤有一些孩子在玩耍,讀書對於普通人家還是一個很遙遠的名詞。許多孩子隨著父母一起到了汴堤,在汴堤上下嬉鬧,大人們除了叮囑不要玩水外,什麼也不管了。看到它,孩子一起集中過來。
事是沒有事的,宋九為了試驗,在家中院子古槐邊幾人合力做了一個類似的高臺,汴堤上的高臺高達兩米五左右,家中那個高臺高度只有一米半,也沒有鑄鐵軸,而是利用古槐的一個粗樹椏系定滑輪,測量各種資料。這是開始,若是大規模運用,還要進一步試驗測量。也測量了承受重量,在網兜裡放了八十石泥袋與石頭,看做轉軸的鐵皮木材與鐵鏈能不能承受得起。
結果平安無事。
實用時宋九未指望八十石,而是在五十石上下浮動,最大載重不得超過六十石,究竟它能承受多少重量,宋九暫時未試驗,不過能承受八十石,現在僅裝五十石,會是很平安的。
但要防止意外,絕對不能讓任何人站在它的下方,無論是孩子,或是大人。萬一出事,五千斤的貨物一起砸下,落在人身上……想都不敢想!
孩子們在宋九的喝聲中,一起逃走,還是站在不遠處觀看。
看的不僅是他們,河兩岸的苦力、行人與船家一起放下手中的活計,抬頭向這邊看。
在一百來步外有幾人同時也站著不動,盯著這個網兜,一個長相威武的大漢對身邊的中年文士說道:“則平,網兜裡裝了許多陶瓷。”
宋九將它從家中抬出來時就轟動了,又要安裝,花了很長時間,足以讓一些大人物們趕來圍觀。
“是啊,足有四五十石重吧。”
“則平,你說這個物事能否將它吊起。”
“不知道……”中年文士艱難地搖了搖頭。
鐵鏈漸漸絞緊,七姐夫與戚八郎二人仍緊張地抓住了繩子。
這同樣有著力學原理。
從堤岸到水面上,有著一段很長的距離,做為轉軸的樹木根本沒有那麼長,就是有那麼長,宋九也不敢,力臂越大,相同的力量得到的彎距就越大,越易折斷,相反越小。
一些雜耍中兩人拿出一根很長很粗的鋼筋,對著肚子,大聲一喝,鋼筋漸漸變曲,但換一根短的鋼筋試試看。只要訓練一下,普通人注意好安全,一樣可以辦到。
現在問題是不能讓它彎曲,那麼木頭早遲必會崩斷出事。所以力臂不能讓它過長。而是用繩子將網兜拉到船頭裝貨,等於垂直距離在增加。一旦鐵鏈絞緊,引力作用,必然垂直向下,一垂直必撞向河堤。不說這一網陶瓷,就是普通的貨物,最好也不要撞擊,從而引起反彈震盪,損傷整個吊機的壽命。
但需要的力量並不是太大。
這也是力學原理,引力與重量沒有其因素,是一樣的。五十石貨物的重量就會有五十石向下的引力。但現在鐵鏈與轉軸在承受著它的重量,也等於負擔著它的向下引力。七姐夫二人根本不需要那麼緊張,只要稍微有一些力道使上去,貨物就會在空中保持著彎曲,一直到它與地面成垂直距離從容放下繩子。
類似的道理是吊鐘。
有的寺廟裡大銅鐘能重達千斤,但它吊起來後,那怕使出十斤力氣,都能使它劇烈搖擺。
同樣道理還能用於河中的貨物,幾百噸的貨船往往十幾個縴夫就輕鬆地將它拉動,貨船引力沒有改變,但河水的浮力抵消了它的引力。縴夫拉縴時的力量非是針對引力,而是針動改變物體的慣性力、船隻破開河水的阻力與摩擦力。
都是簡單的力學原理,包括器械本身,但若在這時代一一解釋,會讓所有人都感到頭大。因此,它一問世,就讓人感到神奇無比。
在七姐夫與戚八郎二人拉扶下,網兜終於從船甲板上斜斜地向空中升起。
看到它升起來,船家夫妻不掩面不敢看,船孃哭聲更大,與其他人無關,於是一起緊盯著,有人發出驚呼聲。
不久網兜與堤岸呈現垂直狀態,宋九又拉了拉,鍾大郎、何二郎拉動另一邊的繩索,作為轉軸的木頭轉動,貨物順利上岸,一人將網兜穩住,宋九二人過來幫忙,從網兜卸貨。
其實開始時宋九未想到轉軸,而是直接將木頭固定住。但最後考慮到無論堤上或河下,必須有四人拉繩子,繩子呈直線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