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但不是宋九所指的。宋九所指的就包括新式紡織機械。
不過宋九撤出來,國家財政也比較緊張,因為新的作坊變成了完全國營的了,就在東水門外,但在河北。宋九有些惡搞,便替它取了一個開封織造。
江南織造啊,換了前面的地址。
當然羊毛還是商人收購過來的,畢竟它需要更靈活,國家來操持會呆板了,國家會進入,但那會與政策有關,例如將來朝廷會派專人去西北深入,阻卜。但收購回來了,卻是交給織造去織成羊毛布料。開始獲利,並且越來越多,直到它全部**之前,這就是技術壟斷所帶來的利潤。
宋九手中便是開封織造上個月的財務報表。
不是宋九要表功,權當這筆額外的財富沒有,難道以上沒有這些東西。國家不運轉了嗎?
王明唉聲嘆氣,宋九將這份報表統計上來。王明不知道它的收入?但將它花掉了,三司財政又要吃緊。
……
夏州城外。白雪茫茫,但此時荒野上躺著無數屍體,斑斑鮮血在雪野上綻放出一朵朵梅花。
更遠處,李繼遷就象一隻受傷的野狼在狼狽鼠竄。
宋朝官員來了,要徵稅了,徵稅也是代表著朝廷能夠某一地區的象徵。
曹光實肯定沒有徵重稅,可現在宋朝突然直接進入,定難混亂,因此明明是輕稅薄斂。但到了各地方,有的稅卻很重。以前拓跋李家也徵稅,未必比宋朝的輕。
然而在各部族民心中,李家徵稅是天經地義,宋朝徵稅就是王八蛋……
因此有的部族不滿意。
李繼遷認為機會來了,於是反攻夏州,然而軍隊剛來到夏州城下,眨眼間就被曹光實打敗,近半兵馬折於此地。又逃回了大漠。
然而這時天氣很冷,西北更冷,曹光實也沒有辦法,於是收兵回城。
這時他就接到了朝廷的詔書。
先前朝廷以李繼捧為彰德節度使入京。然後又詔綏州刺史李克憲與銀州刺史李克文入京敘職,授克憲單州刺史,克文澧州刺史。李克憲初不奉命。袁繼忠勸說,於是與李克文一道來京城。
之所以這麼做。是朝廷想一步步將夏州控制力加強。
因為宋九的勸說,朝廷制訂的策略全部改變了。
暫時不能這麼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仍讓李克文回夏州,不但讓李克文回夏州,還讓定難四州自己選派十個代表,與漢官共同參與政務,處理民族糾紛,甚至可以直接上書朝廷,彈劾漢官的暴虐與不法貪盜行為,同時享有真正知州的薪酬。
這一條起初遭到趙普強烈的反對。
可隨後宋九說了一句話:“無權無錢,心難忠也,權少了,利不厚都難忠也,只有朝廷割愛一部分錢帛,放開一部分權利,他們才會忠誠於朝廷。趙公勿要因仇視我而不顧國家也。”
你居心不良。
趙普氣得直哼哼,但也沒辦法說話了。
實際所謂的代表制度,在河洲產業中也早就實現了,一旦成功,十個代表就是意味十股強大的力量,他們將會緊隨朝廷,而且這是一種新的制度模式,那就是偽議會制度。
這是開始,一旦十幾年過後,定難八州安定下來,朝廷隨時可以收回這些權利與這種真正的羌漢共治模式。
所以趙匡義想了想,也同意了,畢竟國家的重心是燕雲,切莫在這時候讓西北拖了後腿。
第二條就是赦免與兩稅相關的所有稅務,但商稅必須抓在手中。
不徵稅是不可能的,但在定難難以公平的執行,可能會徵很多的稅,那在下面,到了上面並不多,因此將它免去不徵。羊毛商路打通後,商業發漸漸發達起來,不如專心經營商稅。
還會有損失,可沒有辦法,誰讓定難百姓只想李家的好處,不想宋朝。
第三條就是大授虛職,與宋朝在南方蠻區那樣,只要是一個部族的首領,那怕手下族民只有幾百人,也給一個刺史的虛職噹噹,大家都是平起平坐的,各族就會進一步分化。
第四條是拿出十萬斤茶葉與五萬匹絹,賞賜給各個大中部族首領,用之買安。
第五條是派人指導當地百姓圈養牛羊,殺牛羊取皮革那是殺雞取卵,養羊取毛那是養雞生卵,定難八州太窮了,要麼就是青鹽,還有什麼,牛馬羊,因為許多地區開始沙漠戈壁化,已經不能再象唐朝那樣,將南河套做為最重要的牧區了。那麼這種農場化經營,種植牧草,圈養牛羊,便會取得更大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