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強,分為三率(同帥),泰始之初(265年或稍後),又增為四。
由上可知,隨著匈奴部眾居地的擴充和人口繁殖,魏晉統治者對匈奴的控制也日愈嚴密。曹操時的政策是:(1)留單于呼廚泉於鄴,以防其惑眾生事;(2)令比較順附的右賢王去卑代行國事;(3)分匈奴之眾為五部,以削其勢;(4)令漢人為各部司馬,以收匈奴貴族之權。這種分而治之的政策,當中樞尚能控制大局時,固無問題,但如遇政治敗壞或內亂迭起時,就會失去控制,甚至遭到傾覆之禍。當時有識之士,早已預見及此。《三國志》卷28《鄧艾傳》載:
是時,幷州左賢王劉豹併為一部,艾上言曰:“戎狄獸心,不以義親,強則侵暴,弱則內附,故周宣有�狁之寇,漢祖有平城之圍。每匈奴一盛,為前代重患。自單于在外,莫能牽制,長(去字之誤)卑誘而致之,使來入侍。由是羌夷失統,合散無主。以單于在內,萬里順軌。今單于之尊日疏,外土之威寢重,則胡虜不可不深備也。聞劉豹部有叛胡,可因叛割為二國,以分其勢。去卑功顯前朝,而子不繼業,宜加其子顯號,使居雁門,離國弱寇,追錄舊勳,此御邊長計也”。又陳:“羌胡與民同處者,宜以漸出之,使居民表。”
鄧艾和曹操一樣,他也看到匈奴的民族凝聚力尚極強固,其原來單于雖被分隔在鄴,但其中大部分王侯猶足以興風作浪,仍需繼續分割其勢,尤需把與漢人雜處的匈奴人設法移居邊外,以斷禍根。鄧艾這種逐漸徙出羌胡的主張比後來晉惠帝元康九年(299年)江統發表的著名的《徙戎論》還早了四十八年。但這種徙戎主張說起來容易,切實行之就很難。如同當時反對徙戎的晉臣所指出:在天災人禍已經攪得各族人民無法安居時,再強行遷徙數量眾多而又對晉朝統治積怨已深的匈奴等族人,恐怕是會招致反抗的。就徙戎政策的本身說,也並非怎樣正確和合理的。少數民族人民既然已經進入中原農業區,為什麼一定要把他們徙走呢?難道少數民族群眾就不能在中原居住嗎?事實上,匈奴內遷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且日益漢化。雖然一直到司馬遷撰寫《史記》時,匈奴還是過著“逐水草遷徙、無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的遊牧生活。但自呼韓邪單于投漢特別是南匈奴入居塞內後二百餘年之間,隨著匈奴逐漸內移,其生產方式也逐步由畜牧向農耕轉變。《晉書》卷93《王恂傳》言:
魏氏給公卿以下租牛客戶數各有差。自後小人憚役,多樂為之,貴勢之門,動有百數。又太原諸部亦以匈奴胡人為田客,多者數千。武帝即位,詔禁募客,恂明峻其防,所部莫敢犯者。
由上可知,漢末魏晉之際,官僚地主靠租佃土地以剝削無地農民的情況是相當普遍的。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為了逃避政府兵役和勞役負擔,寧願為官僚地主的田客。不僅漢人如此,匈奴等少數民族亦莫不然,他們也成為從事農耕的田客,以至太原諸部役使的匈奴田客即有達到數千人者。《三國志》卷22《陳群子泰傳》又載:
泰……正始中,徙遊擊將軍,為幷州刺史,加振威將軍,使持節,護匈奴中郎將,懷柔夷民,甚有威惠。京邑貴人多寄寶貨,因泰市奴婢,泰皆掛之於壁,不發其封。及徵為尚書,悉以還之。
由上可知,匈奴部眾尚有被賣為奴婢者。總之,內遷的匈奴部眾,已逐漸轉向農業經濟,並且紛紛淪為田客和奴婢。
但,匈奴王侯貴人的情況則遠遠凌駕於一般部眾之上。魏及後來的晉朝統治者雖然限制了匈奴王侯貴人的軍政權勢,在經濟上仍給以優裕待遇。《晉書》卷101《載記第一劉元海傳》言:
劉元海,新興匈奴人……初,漢高祖以宗女為公主,以妻冒頓,約為兄弟,故其子孫遂冒姓劉氏,……於扶羅子豹為左賢王,即元海之父也……幼好學,師事上黨崔遊,習《毛詩》、京氏《易》、馬氏《尚書》,尤好春秋左氏傳、孫吳兵法,略皆誦之。《史》、《漢》、諸《子》,無不綜覽,嘗謂同門生朱紀、範隆曰:“吾每觀書傳,常鄙隨、陸無武,絳、灌無文……”太原王渾虛襟友之,命子濟拜焉。
以上材料說明,劉淵一家,作為匈奴的貴族,歷漢、魏、晉三代而未衰,但已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劉淵本人少時家境甚為富裕,故能誦讀書傳,他既明古學,故能與名儒士大夫貫通一氣,而為太原士族王渾等友敬。由於劉淵懂得帝王統治人民的史實,更助長了其野心。一到時機成熟,劉邦昔日“大丈夫當如此也”的喟嘆便在劉淵腦際盤旋,而欲“成高祖之業。”
綜上以觀,匈奴在三國時表面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