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退三路諸侯的任務就交給了金甲戰神雷川,自從馬邑被攻克,雷川聲威大振。巴特隆為了褒獎他立下的不世之功,特為他打造了一副黃金戰甲和一把鑲滿寶石鋒利無比的黃金寶劍,正式賜予他金甲戰神的稱號,並封他為永勝郡王,還在西都城為他建造了豪華的王府,至於賞賜的金銀珠寶,漂亮女人那更是難以計數。
巴特隆命大將軍雷川率六個軍團共十八萬大軍南下擊退來犯之敵。同時命老將克林德率四個軍團十二萬大軍押運著糧草物資在雷川軍團的側後方跟進,以為策應。
'www。87book。com'
《星月帝國》第八卷談笑靜胡沙第五章銀甲藍玉 第五章 銀甲藍玉
帝國曆351年年初,南方諸侯的三十六萬大軍進入了河池行省,然後兵分三路向北邊的湖陽和夷嶺兩個行省挺進。湖陽和夷嶺是關中平原最南邊的兩個行省,這裡有一半是山地和湖泊,地形與南部的河池行省相似,另一半屬於平坦而又肥沃的關中平原的一部分。
西路是南水公國的祐國公賴光先的長子賴達元統率的三個軍團,中路是高涼王國的老將軍索墨率領的三個軍團,這兩支軍隊都將進入湖陽行省。東邊準備進入夷嶺行省的是尹川王國的前鋒將軍藍玉率領的六個軍團。由於湖陽行省的地形相對夷嶺行省要平坦些,所以這三路走得最慢的就數藍玉將軍的軍團。
最後進入河池行省的是尹川王烏海圖親自率領的兩個軍團,由於要組織押運大批糧草物資,所以行軍速度很慢。
高涼王索龍和祐國公賴光先沒有親自率兵勤王是有原因的。祐國公賴光先年歲大了,剛剛得了中風,嘴臉歪斜,行動不便,只好讓長子賴達元替他統兵。高涼王索龍是老將軍索墨的親侄子。高涼王身高九尺,膀闊腰圓,力能扛鼎,也是個能征善戰的主兒,據說他性情暴烈,桀驁不馴,曾在戰場上用牙將敵人的脖子咬斷,大喝敵血。他常說天下他只服三個人,一個就是當今皇帝,原因是皇帝的官兒比他大;另一個是烏海圖,因為他那美若天仙的王妃是烏海圖的親侄女。第三個就是藍玉將軍,原因很簡單,他每年都找藍玉打一次架,卻沒有一次能打贏。這索龍一聽說北邊有仗打,就興奮得睡不著覺。可最近孔雀王臘戍和九洞十八寨的這幫南蠻子有蠢蠢欲動的跡象,在南疆能鎮得住這幫南蠻子的除了藍玉將軍之外,就只有這個比南蠻子還要蠻的高涼王了。烏海圖和他商量,讓他鎮守景琛、雲澤、奠邊、桑怒這南疆四鎮,威懾敵人,以解除三路諸侯北進的後顧之憂。高涼王不敢得罪烏海圖,就答應了。
帝國曆351年1月7日,奉命南下的雷川的六個軍團與北進的賴達元的三個軍團遭遇。雙方在湖陽行省的北部地區擺開陣勢廝殺,雷川的六個軍團攻勢凌厲,再加上兵力的優勢,只激戰了一個上午,賴達元的三個軍團就頂不住了,開始向東南方向撤退。
雷川下令追擊。一方拼命奔逃,一方緊追不捨。
剛開始地勢較平坦,雷川的軍團騎兵多速度快,賴達元的軍隊跑不過敵人,只能且戰且退,損失較大,到後來地形變得崎嶇了些,這些慣爬山路的南疆的軍隊速度才顯得快了些,但依然無法擺脫如鬼魅一樣緊追不捨的敵人。賴達元這一退就退了六十餘里,直到老將軍索墨率領的高涼王國的軍團前來接應才扎住陣腳。從賴達元的軍隊與雷川的軍團開始交戰,到撤退,到最後站穩腳跟,賴達元的九萬大軍損失了三分之一。他們嚐到了金甲戰神的厲害,一時間恐慌的情緒在軍中蔓延。
高涼王國的老將軍索墨的經驗比較豐富,他早早就找到了一個比較有利的地勢擺好了陣形準備迎敵。賴達元站穩腳跟之後就開始在索墨軍團的南邊列陣,兩軍成犄角之勢,遙相呼應,準備以此擋住雷川軍團的進攻。
雷川率領的六個軍團也陸續趕到,雙方擺開陣勢廝殺了兩天,一度打得十分慘烈,到了第三天,士氣旺盛的雷川軍團發動了總攻,先打亂了賴達元部的陣腳,逼其向後撤退,然後兩個軍團穿過賴達元的防區準備包圍索墨的軍團。老將軍索墨一看形勢不妙,為避免陷入重圍,主動放棄陣地,繼續向東南方向撤退。
雷川連戰連捷,士氣大盛,便一路乘勝追擊下去,將南水、高涼兩路諸侯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聞風而逃。
在如此有利的態勢之下,雷川突然向巴特隆上書請求停止追擊,讓軍隊駐紮休整,以觀察敵人的動靜再做打算。同時,雷川以等待聖旨為由,命令三軍就地休整,不再翻山越嶺去追那幫跑得比兔子還快的敵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