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蘇明若和謝容一起去鄧靈彰府上拜訪。
鄧靈彰本人一如外面傳言的那樣,看起來很不好接近
他請蘇明若和謝容兩人坐下之後直奔主題:“不知二位前來所為何事?”
他很清楚蘇明若不可能是來和他討論兵法的。
謝容剛要開口客氣,就聽見蘇明若同樣直白的說道:“我們是為了與梁國的萬安之戰而來的。”
謝容嘴角一抽,心說晉國剛把人家的萬安打下來,你就這樣直白的說話是會讓人趕出去的好不好。
然而鄧靈彰並沒有,他只是說道:“晉國已經攻佔我國萬安,難道對此還有什麼話說嗎?”
蘇明若道:“將軍知道兩國之間為何又起戰事,但我想將軍是不贊同的,對嗎?”
如果鄧靈彰贊同的話,他就不會留在雍城了。
他並不是自己鬧彆扭留下的,而是被梁帝留下的。
顯然在這種時候都不讓自家厲害的將領上場,梁帝對鄧靈彰的意見很大啊。
鄧靈彰說起這個倒是嘆了口氣:“我從一開始就說晉國與燕國之戰,不是梁國應該插手的,但皇上不聽,堅持要發兵,如今引得晉國來攻,我再次請戰,皇上卻以我之前喪氣話說的太多,不利軍心為理由讓我留在雍城。”
他嘴角微微抬起,卻並不是笑,而是一種混合著嘲弄的意味。
蘇明若問道:“那皇上為何如此呢?我想之前我晉國與梁國的關係應當不算太差?”
反正肯定比連續坑了梁國好幾次的燕國要好吧?
哪知道提起這個,鄧靈彰猛地漲紅了臉,他喘了口氣才說道:“縣主不知?”
蘇明若坦然搖頭:“不知道,所以才問將軍。”
這個話題同樣也讓謝容打起精神來了,他之前就很好奇這個,但卻一直沒能探聽到。
上次楊煜和梁帝的談話似乎非常機密,在場的人並不多,只知道中間梁帝生了很大的氣,最後卻同意出兵與燕國結盟了。
鄧靈彰終於還是說道:“燕國三皇子問皇上,如今高壽幾何?又問皇上還能再活幾年?最後問皇上,難道願意這輩子所作的最大成就就是那場葬送了梁國的玉川之戰嗎?”
謝容‘嘶’了一聲,覺得楊煜這話太毒了。
他這是擺明了說梁帝就算再長壽也活不了幾年了,等他死了,人家就會說,就是那個皇帝,一輩子沒做出什麼像樣的成績來,打的最出名的一場戰爭就是玉川之戰,可玉川之戰卻直接葬送了梁國的強盛,似的原本強大的梁國開始走向敗落。
梁帝縱使年紀大了,但他聽到這樣的話真的能甘心嗎?
哪個皇帝都不會甘心的。
雖然這些年梁帝越發顯得懦弱糊塗,可就衝著當年他敢和晉國打了那樣宏大的玉川之戰,就知道他是有野心的。
他上位的時候正是梁國強盛的時候,他怎麼可能沒有擴張的野心?
也許時間消磨了他的鬥志和進取之心,但卻不代表這樣的東西已經不存在了。
而現在,晉國與燕國開戰,這不正是梁國的好時機嗎?
若是能在這種時候從晉國佔到便宜,那麼他倒是不顯得那麼一事無成了。
而且,謝容很確定楊煜肯定還許諾了其他好處。
蘇明若聽到這話倒是有些驚訝,她最後說:“這話雖然失禮,但確實有點道理呢。”
梁帝就算再長壽難道還能再活個幾十年?
再不抓緊做點事情,日後就沒機會啦!
鄧靈彰看著她:“你這是贊同他的話?”
蘇明若點頭:“我贊同他的話,卻不代表我贊同貴國皇上的做法。”
她說:“結盟應該是相互的,可兩國出兵幫助了燕國,燕國幫助兩國了嗎?之前的萬安之戰,若是燕國也能幫助梁國,衛將軍恐怕沒那麼容易攻下萬安,不是嗎?”
鄧靈彰承認這一點。
“所以在我看來,比起和燕國結盟,還是與晉國結盟更好。”
他這話已經表明了態度。
雖然不甘心,但他承認此時的梁國確實弱小,必須要有強大的盟友支撐才可以,燕國已經用事實證明了他到底有多麼不靠譜了。
謝容聽到這話終於開口:“原來如此,難怪將軍對我們幾乎是有問必答,據實相告了。”
他的語氣已經說明了一切。
之前鄧靈彰的激動,鄧靈彰的氣憤,鄧靈彰對楊煜的不滿,都是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