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地三,一切如常。 正山,是類地三極地軌道監控中轉站三號監控員,今天是他來換班的日子。和上一班的同事做完交接手續,他按照常例開啟連線天琴十六號監測站的通訊通道,帶著一絲疲倦喊話道: “天琴十六號,這裡是類地三極地軌道中轉站,現在報告監控情況,重複,現在報告監控情況。” “……” “……” 然而,正山等了足足半分鐘,這條通訊通道里傳回的只有安靜的雜音,除了那若有若無的嗡嗡聲之外,甚至連一點雜波訊號都沒有接收到。 “不對勁。”正山緊接著又接通率另一條備用的透過神紋加密和保護的通道,又重複了上面的話,又等了三十秒鐘,耳機裡那若有若無的嗡嗡聲裡,終於有了一些別的聲音: “……快通知……大危機……怪物!都是怪物!……啊!” “呼叫類地三中轉!緊急高危狀況……我們的訊號被阻隔了……無法傳出這片區域!” “啟用緊急通道,所有訊號能保持一個月以上,一旦監控員發現無法聯絡,一定會啟動它!” “是………所有資訊已經發出,那我麼怎麼辦?” “……全員啟動武裝……準備戰鬥……” 當這一段訊號波被轉譯出來,正山還沒有反應過來,隨後立馬就震驚了,他繼續監聽了一陣,確認緊急通道內再也沒有其他訊號波之後,顫抖的右手迅速舉起而後重重錘下,控制面板右側三寸處的一個黑色玻璃罩應聲而碎,順帶著,裡面隱藏著的一個鮮紅色的按鈕也被這股衝擊力按下。 整個監控站忽然一陣顫動——這裡的一座超大功率的天線被啟動。象徵著緊急高危狀態的訊號、連同剛才在緊急通道內監聽到的訊息在一秒鐘內傳遍了類地三上所有的接收站,又經過位於類地三靜止軌道上的超級天線轉譯,經過神紋系統的加持和加密,以光速傳向地球——當然,在完成了這一系列操作之後,這套系統也因為緊急過載而處於半癱瘓狀態,短時間內是無法使用了。 做完這些後,正山匆忙進入登陸艇趕回地球——因為就在訊號發出之後三十秒,他就接收到了一項新的任務:跟隨探查隊伍前往天琴十六號哨所檢視情況。 登陸艇在距離地面一萬八千公里的太空中脫離監控站,將會沿著一個長卵圓形的軌道進入類地三大氣層,並將準確地降落在預定的著陸地點。 本以為這個過程將會是迅速而平淡無奇的,但是,當正山駕駛著登陸艙執行到預定軌道的遠地點時,被眼前的景物震驚了。 這裡,距離類地三地面大約二十萬公里,沒有什麼探測衛星之類的,但是現在,這裡的空間中到處都漂浮著一個個圓形的碩大肉球。它們就像是一個個被剜出來的大眼珠子,瞪著途經這裡的登陸艙,以及透過登陸艙看向這邊的正山。 一分鐘後,登陸艙轉向,一切就如同過眼雲煙般消散,但是正山知曉,剛才看到的並不是幻覺,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東西——登陸艙的記錄儀上仍舊有一個小螢幕在播放著剛才他所看到的東西。 之後,直到正山來到監控站總署,他都沒有再遇到什麼詭異的事情。 半小時後,類地三上最為先進的一艘太空戰艦從雲港升空,它整體是長六邊形,四條短邊兩條長邊,最長軸五百二十米,最寬處三百零五米,最窄處一百米。 它配備著先進的神紋發動機,所有的基板都是用純粹的菱鐵打造而成,上面的神紋紋路則是用能晶的細小顆粒鑲嵌上去——為了實現頻繁的過載加速,這是最為合適的設計。 戰艦表面同樣使用略比菱鐵低一個檔次的輕型合金做的裝甲蒙皮,內外兩層都壓印著一層神紋,這層蒙皮內部,則是厚重的裝甲,防禦上限沒有進行過實際測量,但據說很高就是了。 飛船兩側,有類似電磁炮的一百多個音叉形軌道整齊地貼合在蒙皮上的凹槽內,內部的機電系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啟用它們,並且給來犯之敵以痛擊。 再上面,是主炮的位置,這艘飛船使用的依舊是依靠大質量、高速度的物理性質主炮。 炮管與眾不同的是,這口主炮的兩個叉形炮管垂直嵌在一起,內部有一個個雕琢著神紋的能晶環連線四個叉杆,總體長達四百五十米。炮管內部,時刻都有著一枚二點五米長、十公分粗、由現在最為堅硬的合金製造成的前端為錐形的實心彈頭,由於使用環境的原因,只在彈體上做出了中心對稱的三道螺旋線來控制其在命中目標後的彈道。 經過最初階段的普通電磁軌道加速後,彈頭在炮管尾部開始第一百五十米處進入神紋加速段,並且一直持續到整顆彈頭出膛。 在戰艦建成初期,對這口主炮進行的威力測試中,它曾經在全力加速達到十數倍音速,並在這樣的速度下擊穿了一顆與冥王星大小類似的矮行星,雖然只在星球上留下了一個只有十幾公分的圓洞,但須知,它貫穿了整顆星球,若是目標是某一艘戰艦,就不僅僅是貫穿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