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3部分

,是後世連雲港地所在地!”

“海州,連雲港,我到了,你準備好了嗎?”沈歡迎著潮熱的海氣,心裡狂吼一聲。

第二百○三章 報紙

海州到了。/ 五月底的時候,沈歡的馬車終於進入海州地界。海州東臨大海,在北宋中期以前,除了幾個靠大海發展起來的大州外,其他應該地處大海,水災成患,並不受朝廷重視,經濟文化都不算發達。

海州也一樣,只管轄四個縣,說大不大,說小卻也有點。人口加起來也才二三十萬,若說海州城,那更是少了,區區幾萬人,比之開封這等百萬人口的大城,那是小巫見大巫。這裡是淮南路,有一部分就是春秋時期的齊地,甚至楚地。都是南蠻楚國,其地方經濟程度可想而知。

海州此時也沒有充分發展起來,除了靠一些平原地帶重些糧食外,最大的特色就靠海的那兩個縣的漁業發展了。可惜漁業也落後得緊,只靠一些漁民駕些小船去捕撈,與泉州那些地方的大帆船可就相差甚遠了!

不過沈歡敢選擇這個地方,自也有他的考慮。不消說,作為後世連雲港的前身,自有他的自己特有的資源!

連雲港啊!一想到這個名字,沈歡就激動起來,這個後世的大市,是全國數得上號的港口,海運陸運之發達,自不必說了!沈歡敢向皇帝誇下海口,當然已經有了全盤的策略。海州在他手上,無論如何得有後世連雲港的些須模樣。至少,作為港口,要比泉州杭州等港口要大一些,經濟好一些。這是沈歡給自己的目標,他脾氣上來,還真有了不到南山不回頭的勁頭。不把海州建設得連他都不認得。他還真不打算要求回京城了!

知州進城,無論如何,都會造成轟動。當得知這個知州是最年輕地學士時,那種誇張的氣勢,更離譜了。至少。一路進去,海州城的百姓圍觀者甚眾。沈歡一開始還出面與大家打個招呼,後來看來的人越多,嚇得一頭鑽進馬車,直讓人打道去州府,不敢在拋頭露面去臭屁。

新知州上任,作為海州數得上號的同僚都得過來混個臉熟。海州通判就不必說了。作為在海州地位僅下於沈歡地存在,當然要到場。另外就是其他四縣的縣令與縣丞,作為下屬,也該來恭賀一番。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與這位新來的大人見上一面,說上一句話無論人家如何年輕,都是朝廷任命的知州。比他們不知大了多少級。有句話說得好,京官下來,見官都大半級。沈歡那些剽竊而來的詩詞早已傳唱天下,作為文人地官員,不可能不聽過。一旦聽過,當然知道這位是何許人物了!

下車伊始,沈歡倒也不敢傲慢怠慢了大家,所謂現官不如現管,就算他是知州。以後有什麼政策,也還是下面這些人去實行。現在如果給人家印象差了,或者得罪人家,他初來乍到,很多地方都不熟悉。給人坑了都不知道;或者說人家處處陽奉陰違。你也無計可施。

好在沈歡的官架子從來都不大,在京城一向都很謙虛。也算得上隨和。春風迎面的他一下子獲得了不少人的好感,至少那片恭維。就真誠得多了。其中有一人他更不敢怠慢,甚至有點忌憚。那就是海州通判姜謙,宋代實行知州通判的官員制度。知州管理一州大小事物,基本上一州之事,都是他說了算,然而也不能讓他們毫無顧忌,於是通判出場了。

在朝廷,就算宰相,對於御史的彈劾,也得忌憚;在地方,官員忌憚的就是通判,不要真以為山高皇帝遠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只要通判還在,一個不爽,幾封奏章上去,彈劾地方官員地行為,那你也要吃不了兜著走。白了就是監督,說難聽點就是監視。談判在州務大事上沒有決定的權力,然而他可以管你這個官員,特別是你的言行,雖然名義上是糾察刑獄,然而真正的作用是監督地方官員。

想到這裡,沈歡不能不佩服老趙家那兩位開國皇帝,宋朝雖然軍事上嬴弱當然,這也是政治上的體制造成的;然而若論對天下的穩定性,宋朝的制度,從中央都地方,都算得上中國封建時代數一數二的良性制度了。至少從人民叛亂與官員作亂上來將,可能性與影響性都要比其他朝代小得多,波及地範圍也有限,造成的損害相對少一點。

總之,說得通透一天,通判一定程度上講是懸在知州官員頭上的一把劍。已經在見到姜謙的時候,沈歡的態度愈發恭敬了。至少表面地尊敬要比其他官員大多了。

姜謙是一個差不多五十歲地官員,官府著在身上,很威嚴,也很有氣勢。鬚子留得有點長了,甚至與頭髮一樣有些花白。雙眼炯炯有神,很犀利,有如一道光芒。嘴唇緊抿,像要表現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