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你弄的那個《文藝》雜誌。看來也不錯,今後還需再接再厲!”
沈歡又喊口號了:“臣一定把《文藝》打造成最具有欣賞價值的刊物。令它對我大宋教化達到最大功用,也做出最好的榜樣,以佐證我大宋富麗繁榮地景況!”這話半虛半實,虛的部分有著鼓惑性,至少能讓官家肯定這份雜誌的地位與價值,也給對方畫出了一個比較大的餡餅,作為皇帝,最在意的不過是文治武功而已,特別是文人治國的天下里,文治方面若能做得極好,聲譽也是最高的,像先帝仁宗皇帝,還沒死地時候下邊大臣與百姓都嚷著給他上“仁”地封號了,雖然他拒絕了,不過作為中國有皇帝以來第一個以“仁”作廟號的皇帝,也算殊榮之極了!
實在的部分當然是《文藝》的前景,才兩日時間,就賣了數千冊,當然,其中很多人是衝了歐陽修與他的名頭去買的,饒是如此,待時日久了,雜誌觀念深入人心,銷量應該也能穩定下來,就是以後一月一冊,單是開封,應該也能賣個一兩萬冊的,當然,前提是活字印刷的技術與機器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壟斷從來都是無敵的。等銷量上去,再在後面開個什麼商業廣告欄目,到那時估計也就賺翻天了!錢也從來都是好東西,沒有人嫌它多地,一想到雜誌的“錢景”,就令人激動。
“好!”趙曙拍案而起,“沈副使之言,正合朕意,朕貴有天下,而今大宋天下繁榮堪為盛世,有一部《大宋字典》面世,也是盛世之事!沈副使可以放心,這部字典,朕一定要人給人,要物給物,你安心把它完成即可。”
沈歡激動地道:“陛下恩情,微臣不敢稍忘,定當竭盡全力修成此字典!另外,穎王殿下所說亦有道理,既然確實比較發方便,可以先讓開封一些書院或者國子監先把字典前面一些已經注音的常用字學上一學,他日一些士子到地方或者作為啟蒙夫子,也有利於拼音的傳播。陛下以為如何?”
說一萬句都不如實在做一事,雖然為了敲打趙頊這個未來皇帝,說不能急於操作拼音,可也不代表了一點事都不能做。拼音是一種方法,看上去比較簡單,只要懂得門道,學來應該也不是難事,不過推廣起來也許就難得多了,因為沒有人才來做宣傳,因此不如先培養一些士子,這些士子人數眾多,參加科舉考試不可能全部上榜,一旦失敗,也許他們就會做上啟蒙夫子以養家餬口像沈歡的伯父沈節君,他們學得拼音,以後教起來也就上手了!因此沈歡才建議由一部分人先學起來,其中物件當然是開封地書院士子;另外就是國子監地生員們。國子監是最高學府,一舉一動都引人注目,一旦他們掀起拼音學習浪潮,應該也能引導其他地方的跟風,也算是一個拼音地宣傳方式吧。
“這……”趙曙面臨決策,事關大業。有點猶豫了,看向歐陽修,有請教的意思。
歐陽修明白過來,稍一沉吟,想想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該謹慎,卻也不必顧忌是否與其他大臣通氣的問題,今日本來就有拉沈歡一把的意思,於是不客氣地道:“陛下,沈副使所言有理,小範圍試用,就是有什麼事。也能有力控制!修撰字典是大事。而且比較浩大繁複,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完成,難不成就要拼音沉寂下來?還不如現在趁著眾人矚目的時候頒下試行地旨令,以達到先期教化的作用!”
趙曙聞言點頭:“好,就這麼辦!”
沈歡一聽興奮了,當然,趙頊表現得比他更興奮,立刻站了起來,道:“父皇。此舉有利於蒼生,不如交由兒臣去操辦一些瑣事,如何?”
趙曙沉吟片刻,才道:“皇兒長大了,確實該做些事鍛鍊一下自己。好吧。此事就交給你了,不要讓朕失望!”
“是。父皇,兒臣一定不會令父皇失望的!”
趙曙示意趙頊坐下後,看向沈歡,沉吟一下,道:“沈歡發明拼音之法,創制《大宋字典》,皆有利於我大宋教化大業,功勞非比尋常,朕不能不賞……”
沈歡趕緊道:“陛下,這是臣的本分,不敢指望什麼賞賜!”心裡卻在嘀咕,對方還能賞賜什麼呢,之前與歐陽修就討論過了,官家駁回了他擢升為直史館的提議,調出三司無望,還指望什麼驚人的賞賜呢?若是錢財之類地東西,還真有點不稀罕了,前些時日《數學總則》也就賜了那麼幾百貫錢而已,還不如他鼓搗出一些點子交由周季去實施賺得多!大宋財政如今窮得叮噹響,都快要賣褲襠了,他作為有思想有理想的青年,會覬覦那麼一丁點的錢從而使帝國財政雪上加霜?
“你這是什麼話?”趙曙不悅了,“賞罰要分明,這是法度,朕也不能表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