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也比之前多了三成,海邊那邊貨商看你眼紅不眼紅呢?人家最辛苦的出船上海的漁民看你眼紅不眼紅呢?”
“只有互相幫襯,我們市場份額就會越來越多,你要盼著他賣的好,就會從我們這裡拿貨多,到時候市場上都是我們許家的凍魚,會展中心這樣的地方人都能拉到單子,我們要考慮的是保證好魚的品質,三個月內的魚不能用六個月的魚,我們的口碑也立起來了,到時候大家都找我們來拿貨,你也不少賺。”
市場上,無船不成海,獨木難支舟。
要看大的行情,只要行情好,各個環節做好自己的事情,那就穩賺不賠,你不用考慮別的,風就會颳著你往上走。
許老闆笑了笑,“你說得對,你說得對,還是你想的周到啊。”
有時候有個好配偶也很關鍵,倆人格局不一樣的時候,一個引導一下就行了,前提是許老闆人家聽進去,他發自肺腑覺得自己老婆不孬,覺得自己老婆格局好,所以願意聽。
要是瞧不太起自己老婆,又覺得自己老婆樣樣不如自己的時候,那絕對不會聽老婆一句話的,連插嘴都覺得不配呢。
許家夫妻檔,就眼睜睜看著颯颯把本地凍魚市場,一點點侵吞,然後飽和。
颯颯前後兩年沒有正兒八經回過家。
他這個年紀的孩子,在他的認知裡面,有自己事情做的時候,是很少顧及父母的,體諒不到父母的心思,也做不到多麼孝順。
甚至不會說一句跟父母的客套話,馮立仁扛著鐵榔頭回家,夏天鋤草的嘛,一場雨就一場草,天晴了就去鋤草,曬得黢黑的,小老頭一樣的皮都皺巴了。
颯颯還是灰撲撲的,他喜歡這種顏色,耐髒,個子長高了很多,不收拾自己,“地裡沒賺頭,你應該考慮去打工。”
去外面打工,比地裡要好,外面的行情跟變化,是十八線村落跟不上的。
馮立仁看見兒子是高興,這個高興持續到颯颯開口,父子是仇人,這句話在颯颯這個年紀是真的,男孩子長大可能會經歷一個反父的過程。
他心想自己不如生個啞巴呢,結果颯颯不是啞巴,他會叭叭叭說話,說話就噎死人,所以馮立仁就只能當啞巴。
他也不是天生的啞巴,所以當啞巴的時候不順心,鐵鍬扔在地上哐當響,家裡桶工具什麼都都挨個發出聲音來。
颯颯就覺得不可理喻,他回來就是個錯誤的,看馮立仁去挑水,扭頭跟高青青說,“媽,我走了。”
他家裡也遠,這會兒去村口還等不到班車,得走三里地才能坐上班車回去。
高青青還在灶房裡面呢,兒子回來了炒菜給吃,熱的汗流浹背的,脖子上掛著個毛巾擦把臉,聽了都愣住了,“你上哪兒去啊,飯馬上就好了。”
她這麼大的火,就是看孩子瘦,而且乍一看見,她怎麼覺得這孩子個子沒太長呢,覺得外面吃不好,家裡沒有大魚大肉的,但是管飽啊,外面沒人讓著你吃飯。
颯颯不願意解釋,或者就是說沒話兒,沒話說,結果一看他媽急匆匆站起來,眼眶子都紅的,才覺得自己也許教人傷心,“我忙會去,不吃了。”
還是走了,不走待會兒他爸回來,還是要吵架的。
前後二十分鐘,颯颯留下來一袋子凍魚。
不是大的,就是進貨零賣的那種小的挑剩下的,有的頭掉了,有的尾巴掉了,品相也不是很好,但是味道一樣。
好的都拿來賣錢了。
高青青攔不住她,颯颯一走,她就哭了,一邊哭一邊菜打出來,也因為孩子傷心,到鄰居家坐坐,就說了,“我飯都好了,每次來就跟參觀一樣的,最多就吃頓飯的功夫,不知道他怎麼了,我白養了這個孩子,從小到大我跟他爸回雖然沒錢,什麼好吃給買什麼。”
結果養大了,跟不是親的一樣的。
鄰居也不是別人啊,都是旁親,七拐八拐的或者直系的都有,就是馮老師親媽在這呢,她自己家裡事情不講,但是評論別人家裡事情很會勸得,斬釘截鐵,“他這樣就不對。”
“小孩家家的,一定要教育好,不然在外面什麼情況我們都不知道,他性格這樣越來越孤僻,在外面大概也不好過,才會這樣的。”
又出主意,“但是反過來說,這孩子是自己親生的,你還能不要了,他不跟你親近,你就去跟他親近去,打聽打聽他在哪裡幹活的,去看看他,吃怎麼樣住怎麼樣,別讓人欺負了。”
她又護短,一個矮矬矬的老太太,胖乎乎的,說起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