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3部分

怎麼個改組法呢?

從明發的詔諭來看,御林軍將更名為禁衛軍後職能依舊不變,變的是軍費開支不再由朝廷財政負擔,而是皇帝個人承擔。眼下御林軍共有二十萬人,屯駐在中京四周,是中京地面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因其擔任保護皇帝,拱衛皇室的重任,所以不論是士兵素質還是裝備配給,都是最好的,每年朝廷為此支出一大筆的軍費。若非有人怕擔上意圖不軌的罪名,早就上書請求裁撤御林軍了。固然有大臣上書頌聖,卻也有人在懷疑,以內庫的財力,到底能養得起二十萬的軍隊多久?只有極少數的人在猜測,鳳九淵在這時候走出這樣一步棋,到底有什麼用意?

而這件事,無疑是繼星際軍團組建失敗之後最大的新聞了。

沒過幾天,就有禁衛軍將領手持聖旨趕赴各地,大規模地徵召起士兵來。

大臣們得到訊息,無不驚恐:二十萬的禁衛軍規模難道還不夠麼?紛紛上書請求皇帝罷阻此事,至於理由嘛,反正都是冠冕堂皇得很。

對於這一類的諫阻,鳳九淵一律是置之不理,與之同時,他還讓思菊放出訊息:已經與星海工業和無回城達成戰艦洽購意向,不日之內,第一批次共計四個軍團的戰艦就將運抵鬼摩界。

很多大臣都知道,星海工業和無回城都是皇帝的私人產業,說是購買,其實不過是調配過來就是,根本就不用花錢。

868 皇帝(一)

至此時,反對派的大臣們才醒悟過來:鳳九淵固然是他們的皇帝,還是整個宇宙裡屈指可數的大軍火商人。以他的實力,二十個軍團的戰艦根本算不得什麼,甚至於連養起二十個軍團來也不會吃力的。在這樣的事實之下,他們的反對儼然就沒有了任何意義。如果讓鳳九淵以私人的名義參與這場中宇宙世界權力與利益再分配的遊戲裡去,作為皇帝,他就會越來越強勢了,而朝廷的影響反而因此而急劇削弱,以至於徹底失去獨立性,成為皇帝的附庸。

本以為可以用反對議案的方式來迫使鳳九淵改組內閣,下放權力,結果反倒逼出了個這樣的結果來,不單是反對派,就連內閣也感受到了空前的危機,紛紛上書諫阻。

鳳九淵的回答是:這是他私人的事,大臣無權干涉。

有大臣說皇帝無私事,鳳九淵並不加以置理。

眼見如此,就有人上書建議鳳凰界還是組建自己的星際軍團為好,鳳淵的答覆是:只要大臣們同意,朝廷自然也可以組建,他也會極力玉成此事。其實,他何嘗不知道,那些大臣是在打著免費午餐的主意呢?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回他算是見識到了。

其實,鳳九淵也很矛盾,畢竟這是關涉鳳凰界切身利益的大事,他一個人攪和進去能有什麼意義?縱是他弄到兩百個軍團又怎樣?作為皇帝,迫使大臣們向他低頭算什麼本事?贏了又有什麼意義?但他又實在痛恨這些大臣一味只看到碗裡的那點利益,沒有參與星際事務的卓識遠見,只有在被迫的情況下才會作出妥協讓步,想一想,可真夠讓人心寒的。

作為冷眼的旁觀者,這起事件的前前後後程復可都是看在眼裡的,在與思菊私下裡的談話裡,他覺得大臣們固然有錯,皇帝也太使性子了些。思菊就把鳳九淵的想法說給了程復,程復嘆道:“……皇上是恨鐵不成鋼,但也得要大臣們是鐵才行呀。一直以來,鳳凰界何曾像這幾年這樣頻繁地參與星際事務?大臣們沒有大局觀,沒有相應的卓識遠見也就不足為怪了。而要培養起大局觀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辦到的,皇上這般著急,反倒無益於事情的解決,反而是火上澆油,讓一切變得更加複雜,更不好解決了!”

思菊道:“那以程伯伯之見,眼下又該當如何?”

程複道:“最好是一邊退一步,積澱下來的矛盾也只有慢慢化解了!”

思菊道:“皇上是君,他怎麼能退?”

程複道:“怎麼就不能退?知進退,明得失,這是明君、聖君最起碼的素質。若是退一步都這麼艱難,退一步都視為奇恥大辱,即便是能當好皇帝,怕是也難有作為!”

思菊正要反駁,就聽門外傳來拍手的聲音,然後就聽鳳九淵道:“好,老夫子此言精當,我算是受教了!”話聲落,人也走了進來,思菊和程復見狀,趕緊起身接駕。

鳳九淵坐下後道:“老夫子責得是,我小家子氣了,不該跟大臣們一般見識。”說到這裡,忍不住苦笑道:“仔細地反思,我其實一直就沒有大氣過,容得下的我才容,容不下的我是處處斤斤計呀……坐,坐下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