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挺道:“照你這麼說,此來是必有要事的囉?”
761 權力爭鬥(三)
斯一明道:“是不是要事,還要你怎麼看!”說著,從袖筒裡拿出一疊文捲上來遞上。
劉挺接過仔細地看了起來。
斯一明仔細地觀察著劉挺的神情,見然淡然自若,渾沒有一點的驚訝情狀,彷彿這些東西早就知道了似的,心裡當即就沒了底。
劉挺大致看完後,問道:“就這些麼?”
斯一明訝道:“難道這些還不足以引起你這位左都御史的重視?”文卷裡蒐羅的都是吏部尚書畢修一些貪贓枉法,循私舞弊的證據,並沒有直接指向武定中。
劉挺的深沉可不是斯一明能想像的,儘管這些罪證他從來沒見過,甚至連聽都沒聽過,但他還是表現得很淡然——因為他不想被人利用,成為權力鬥爭的工具。合上文卷之後,他就道:“若是這些,你要一車我也有!”
斯一明大驚,道:“這,怎麼可能?”若督察院真的掌握了畢修的這些罪證,為什麼不發起彈劾呢?要知道監督大臣,參劾百官可是督察院的不二職責呀!
劉挺沒有直接回答斯一明,而是道:“滿朝大臣,誰的屁股下又是乾淨的?”說著,頗具深意地盯著斯一明。
斯一明打了個激靈,渾身上下都冒著寒意,彷彿感受到了來自劉挺的警告,好不容易才擠全身的力氣強笑道:“這個,我倒是有些不明白了!”
劉挺拿起文卷道:“這個,我留下。若還有其它的,也歡迎送來!”然後就絕口不提此事,盡說些風花雪月和陳年舊事。
斯一明哪裡還有心思聽下去?藉口夜已經深了,就起身告辭離去。
吏部侍郎告吏部尚書,為什麼不具章向皇帝參劾,而是把罪證遞到自己這裡來呢?劉挺憑著本能感覺到這裡面藏著什麼事,所以才把斯一明給糊弄了過去。人一走,他就靜下心來細想,想這裡面到底藏著什麼陰謀!
吏部尚書畢修是武定中一手提拔起來的人,這是滿朝皆知的事。而斯一明又何嘗不是?只不過隨著史箴的起勢,斯一明便靠了過去,想借著史箴的勢入閣,甚至是登上相位。這些破事,劉挺是洞若觀火,只是他一時沒有想明白:斯一明為什麼要借他的手來參劾畢修呢?是史箴授的意,還是他自己想扳倒畢修,登上吏部尚書的位置?
一時間,劉挺還沒有想到這是一起史箴勢力向武定中勢力發起攻擊的訊號,只是把它當成單純的大臣恩怨來看待,所以琢磨了半晌也沒有得出要領。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他不認為在這個時候史箴還敢掀起新一輪的權力鬥爭來。
迷糊了一夜,劉挺都沒有睡好。他一邊在研究斯一明的用意,一邊也在想要不要具章參劾畢修。用早餐時,聽府裡的下人在談論大小姐(思菊)昨天去內閣傳旨的事,他就道:“又在亂嚼什麼舌根子呢?”
思菊雖然已經被鳳九淵娶進了門,但名義上還只是鳳鳴宮的都管女使,是以劉家上下都怕府里人亂嚼舌根子,管得很嚴。
府裡有素來都怕劉挺,見他喝問,忙把事情經過詳細地說了,劉挺這才沒有繼續追究下去。臨到出門時,他恍然而悟:是不是史箴不甘心,想借參劾畢修之機向武定中發起攻勢呢?
在去督察院的車上,劉挺是越想越明白,決定不再以督察院的名義具折參劾畢修,而是透過另一種方式來處理這件事情。
到了督察院後,他就打發長隨送信到宮裡,請大小姐晚上回趟府來。
督察院顯然也從一些不明渠道收到一些畢修*罪證,議論紛紛。劉挺知道這是斯一明故意布出來的疑陣,就是要逼他以督察院的名義參劾畢修。他也是恍作不知,授意御史們多多收集證據,若是確有其事,便具折參劾。
整整一天,劉挺都在關注著畢修事件的動向。也不知是史箴不敢把動靜鬧得太大,還是斯一明吃不準深淺,不敢做得太出格,因此,風言風語也只侷限於督察院內,還沒有鬧到人盡皆知的地步。散班之前,劉挺還是授意幾名御史具章參劾畢修,要他們務必今天晚上完成彈章,爭取明天中午之前遞進鳳鳴宮。
回到家裡,思菊已經在等著他了。一見面,思菊就道:“哥,火急火燎的,什麼事呀?”
劉挺道:“去書房說!”
思菊立即知道有大事,便不再追問。
到了書房後,劉挺把斯一明昨天晚上給他的文卷取了出來,道:“這個,凡你轉交給皇上。”
思菊奇道:“什麼東西呀,這麼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