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部分

表現卻讓萬貞兒不由得有些心裡邊犯酸,暗暗作惱。也沒來由地對那周妃有了些疏離感。

但是現在,孫太后卻交給了自己這樣一個任務,在內心而言,萬貞兒十分樂意地守護好那朱祁鎮唯一的嫡子,但是卻對那周妃有著莫明的敵意。

“無論如何,他是你的嫡子,只要我在,他就不會受到任何的傷害。”良久,方從那雜亂的思緒中清醒過來的萬貞兒咬著紅唇,無比堅定地捏緊了拳頭,至少,自己這是在做與太上皇有著莫大關聯的事情,這讓萬貞兒覺得自己彷彿在冥冥中,向著那朱祁鎮又靠近了一些……

“太上皇,這,您說的這是真的?”羅亨信的眼睛瞪得就像是那桌上倒扣著的茶盞,徑直從那朱祁鎮著人給他搬來的椅子上跳了起來大聲地道。

“羅大人,您失儀了。”坐在他旁邊的江福差點讓那老傢伙把自己手中的茶盞給撞翻,讓那熱茶得燙得直齜牙,帶著一絲幽怨地瞪了羅亨信一眼言道。

“呵呵,老愛卿且坐下,不必這麼激動的。”朱祁鎮不由得笑了起來,擺了擺手示意兩人坐好,掃了一眼廳中的諸位文武。

除了宣府巡撫羅亨信、宣府鎮總兵江福外,那宣府鎮新任鎮守太監阮浪,宣府鎮按察分司趙自謂、宣府知府馬正達,宣府鎮錦衣衛千戶尹左初,副將王進昌以及兩位楊公子都赫然在座。

這些人,逐漸地被朱祁鎮的個人魅力和他那虎軀,嗯,龍軀連環震所散發出來的王霸之氣所攝。至少,雖然還不能全稱之為心腹,但至少不會說陽奉陰違什麼的。

至少,這段時間以來,還真沒有誰敢給朱祁鎮穿小鞋,那些原本對所謂的商社頗有怨言的文武官員都在處斬了那些宦官和爪牙之後的數日裡,陸陸續續地站了出來,表達了他們願意參股,支援太上皇大義之舉。

而在他們之後,宣府各地的富商巨賈也都站了出來,他們的出現,自然是帶來了數額巨大的資金還有用物資充股。不過,他們的加入,最多隻能算是錦上添花罷了,畢竟,朱祁鎮查抄那幾名宦官所獲得的金銀,還有那嚴順父子二人給朱祁鎮帶來的金銀,再加上朱祁鎮自己所有,就已經足以構建出了一隻前所未有的龐大商團。

而重頭戲,卻是今天朱祁鎮抖出來的大包袱,大到足以讓羅亨信差點扯掉自己的長鬚的包袱。

第一百六十三章 茶馬互市

那就是,大明朝與草原之間的一樁大貿易:茶馬市。

自古以來,中原最重要的戰略需要是為龐大的常備軍取得充分供應的馬匹。而中國本身產馬很少,而且馬的品種不佳。十四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元蒙軍隊被趕出中國以後,明軍對馬匹的迫切而經常的需要最初是在中國西南的四川、雲南和貴州透過以各種專賣的商品如茶、鹽和紡織品換取馬匹來解決的。

比如與藏區的茶馬市便是一個從唐代就開始的長期性貿易方式。但是西南的道路險要艱難,同樣也給這種貿易的大規模增長帶來了嚴重的限制。畢竟,馬匹集中使用的地區並不在西南,而在中原地區,還有更北方。

另外馬匹還透過與其他國家如朝鮮、倭國甚至琉球群島的易貨貿易取得。與朝鮮的規模較小的官方馬匹交易在這個世紀的初期已在進行,而在一四零七年至一四二七年的二十年時間裡,朝鮮嚮明朝總共提供了一萬八千餘匹馬。

朝鮮和倭國的納貢使團每匹馬收五匹絲綢,再加上數量不定的白銀和薄紗。琉球政府偶爾也以馬換取絲綢、瓷器和鐵器。

所以對西南的茶馬市的依賴是短暫的,大明朝開國之後,對於西南地區的茶馬市大規模貿易大約只維持到一三八七年,這時北方諸省,特別是山西省成了購買馬匹的更重要的來源。政策的變化部分地是中國與草原民族恢復貿易的結果,但因帝國首都在十五世紀二十年代從南方北遷到北京而加快了。

此外,在永樂時期對蒙古的幾次征討中,中國的軍隊經過幾次勝利的戰鬥後,並且由於奪取了邊境的牧馬場地,能夠增加其戰馬的數量。

但是,這些都是非固定的收穫。北方邊境的固定和正規的馬匹收購主要透過專賣的茶與馬匹的易貨貿易進行,而且政府的明確的政策是把這項茶馬貿易置於它的嚴格的控制之下。易貨貿易不是在蒙古邊境而是在陝西西北(今之甘肅)的西寧、河州和洮州進行,那裡設有專門的茶馬貿易司。

易貨貿易每三年進行一次,規模很大。官方的貿易定額規定,在每個茶馬市場,100萬斤茶將換得一萬四千匹馬。大部分的馬由青海地區的遊牧部落飼養,它們的酋長被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