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見,力呈立武承嗣為皇太子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說到激動處大哭、撞柱、尋死,不一而足,終於把女皇給惹翻了。武承嗣犯了一個大錯誤,把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了真理的愚民政策用到了上司頭上^_^

小民沒有拒絕的權力,這就決定了他們無法作出絕對客觀的判斷,即使是在現代民主社會中,他們也無法逃過媒體的轟炸。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北京新興醫院的不孕不育廣告是我看到的最沒技術含量最無美感的廣告,我發自內心地痛恨它,甚至因此恨上了做廣告的唐國強,但一遍又一遍的強力轟炸竟然也會記得它的名字,這是多麼無奈的事!

但對於當權者而言,情況就不一樣了:真理重複一千遍都會覺得煩,何況是謊言,更何況對方本來就是玩弄這一套的行家。對於剛剛登上皇位正意氣風發大展宏圖的女皇來說,整天提醒她準備死後由誰繼位並不是件愉快的事,就像大亨剛娶了嬌妻立刻被人關懷如何確定遺囑一樣,理智上可以接受,卻受不了再三追問,而且是這種尋死覓活的追問。女皇叫來了鳳閣侍郎李昭德,杖責王慶之一頓,給他個教訓。

(本節未完待續)

繼續填坑。另外給一個這篇文文在唐風的連線:http://。tanghistory。/bbs/dispbbs。asp?boardid=3&star=1&replyid=72992&id=6043&skin=0&page=1

*******************************************

杖指打板子,責指喝斥,按女皇的本心,是嫌王慶之太不知進退,略施薄懲,不過她找來的是鳳閣侍郎李昭德。李昭德正值盛年,素以精明強幹、不畏權貴著稱,對武承嗣及一眾跟屁蟲們深惡痛絕,得此命令不禁喜心翻倒,叫左右把王慶之架出宮門外示眾。糾集起來擁立武承嗣的請願團見狀頓時呆了,怎麼也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李昭德冷笑,朗聲宣佈:“此賊欲廢我皇嗣,立武承嗣,今奉皇帝制予以懲戒!”左右高聲應和,亂棒齊下,王慶之的口鼻漸漸沁出血絲,開始還有些掙扎,終於寂然不動,一探鼻息,竟然一經死了。這樣的描述絕對沒有誇張,通鑑的原話是“命撲之,耳目皆血出,然後杖殺之,其黨乃散。”王慶之只是當時投機獻媚以求富貴的眾多小人物中的一個。他們之中,眼光準運氣佳如傅遊藝,也不過享受了半年的富貴,如王慶之這般“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佔了大多數吧!除了視力不好跟錯武承嗣這樣的豬頭老大之外,女主的喜怒無常天威難測恐怕才是根本原因。只是由來富貴險中求,王慶之既然有一步登天的雄心,就該做好將身家性命都置於賭桌上一把輸光的準備,落到這個下場也算是為理想而獻身了。

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大活人被當場打死,這樣的視覺衝擊力無疑極具震撼,人人心膽俱裂,苦心組織起來的百人請願團就此一鬨而散。武承嗣靠連殺兩位宰相建立起來的威勢,給李昭德一頓棍棒打得煙消雲散,此後他雖然多番衝擊儲君之位,卻再也沒有聯絡遊民請願,應該是吸取了這次的教訓吧^_^ 止不住得意的李昭德意氣風發地回報武皇:“陛下放心,王慶之再也不會來打擾陛下了!”

武皇心思一轉,已知究竟,一震道:“你殺了他?”

李昭德的神情,一如既往的輕鬆與佻達:“下人下手不知輕重,也沒想到這人這麼不經打。”

武皇霍然長身而起,凌厲的目光直直地逼向李昭德。

李昭德含笑以對,甚至不屑於掩飾心中的快樂。

四目相對,彼此都把對方看得通明透亮。

畢竟令由己出,武皇心念數轉間話終是難以出口,只能化作一聲長嘆:“昭德也不贊成立魏王為太子麼?”

“那當然。”李昭德坦率地說,“臣不明白陛下是怎麼想的。天皇為陛下之夫,皇嗣為陛下之子,要是兒子都靠不住,那侄兒就更靠不住。”

李昭德的話簡潔明快,卻直刺人心。對於報復心強疑心病重的武皇來說,世上原不存在信任和溫情,她不相信這些東西。李昭德直指武承嗣之不可信任,遠比誇獎一百句李旦天性純孝更有效。不能忘記武承嗣的父親是死在她手中的,令武承嗣一夜之間由官宦公子淪為罪囚嚐盡白眼也是拜她所賜,不錯武承嗣現在是對她畢恭畢敬,但無非懾於威勢,惑於富貴,一旦失去這些外在的倚仗,他會真心地敬愛她麼?

已經被人刺中軟肋,嘴上仍然不肯認輸:“但王慶之說得也不無道理,江山不能給異姓人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