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國之大害,無論如何也得徹底拔起。
只不過,現在問題來了。
涉及叛國大罪,沒有確切的證據是不行的。畢竟,對方是皇后國舅,還有皇帝的心腹掌兵統帥。
紀祥的口供不算什麼,畢竟還有屈打成招,或者用其家人威脅一說。
萬一捅出去後,紀祥來個御前反咬一口,那就打蛇不死反深受其害了。
高煦歷慣大事,肯定不會這般魯莽,他要麼不出手,一出手必正中要害,讓對方斃命。
“殿下,韃靼那邊,不是與皇后臨江侯有過書信協議麼?”
紀婉青一聽就懂,立即抓住他方才敘述的重點,“我們若能將這些書信拿到手,這便是鐵證如山。”
屆時不論是皇后臨江侯,還是穆懷善王澤德,統統也不能逃脫罪責。
這是最好的辦法。
“正是如此。”
高煦何其敏銳,在甫一聽紀祥供詞之時,便立即捕捉到這處關鍵所在。而妻子聰穎,與他契合至極,他心下大暢。
“稍後,等紀祥之事結束後,我便命許馳立即啟程,前往韃靼。”
這等大事,紀皇后與韃靼雙方都不可能輕信對方,因此,一紙隆重其事的親筆加印鑑書信,是必須的。
信箋一式兩份,雙方各執其一。
然而,想從大周這邊獲得,卻很難。因為這是皇后臨江侯的要害短處,他們很可能已經毀去。
只不過換了韃靼,卻完全不一樣了。
書信是皇后臨江侯的通敵罪證,現在魏王卻正在奪嫡,一旦成功登頂,這把柄能幹的事情就多得去了。
韃靼那邊,非但不會毀,而且還會妥善收藏,以待後用。
“殿下說的是。”
紀婉青秀眉緊蹙,眸中有著深深厭惡,“韃靼人必然留著,說不得,還想著他日以此要挾大周,割地賠款呢。”
若魏王真能稱帝,這還真很有可能實現。畢竟,韃靼人一旦宣揚出去,通敵賣國,他龍椅都坐不穩。將書信贖回,是必須的。
高煦冷哼一聲,面沉如水。
“我們先設法將這證據取到手,你父兄大仇,還有楚將軍冤屈,亦可迎刃而解。”
此時的高煦,已經將他父皇的平衡之道放到一邊去了。
紀皇后臨江侯的行為,已經觸及他的底線,他容忍不得。徹底打垮紀後母子以後,大不了,昌平帝就扶持起麗妃四皇子罷了。
換了個敵人,雖麻煩些,但也不是不行。
高煦話罷,垂眸看向妻子,溫聲安撫道:“只是這取證據之事,非一朝一日之功,你莫要太過惦記勞神才是。”
這點紀婉青懂,信箋屬於絕密,韃靼那邊肯定嚴加收藏,要想獲取談何容易?少不得多多耗費人力物力與時間。
她點了點頭,“我知道的,我與孩兒靜候殿下佳音。”
“嗯。”
妻子明理懂事,高煦心下甚慰,撫了撫她的粉頰,“孤會抓緊的。”
到了這裡,夫妻二人已商量妥當,下一步行動,也已經很明確了。
不過很默契的,他們都沒有拿穆懷善的身世說事兒。
畢竟,穆懷善能得了昌平帝青眼,繼而掌一方兵權,早就被皇帝調查過底細了。
答案肯定是沒問題的,該抹乾淨的,早就抹好了。
袁氏梅氏兩個昔日老太君身邊的丫鬟,空口白牙,並不能證明什麼。
既然無法證明,那便不能提起。
要知道,東宮之所以能穩穩立足朝堂,根本在於高煦賢明治平,為朝中文武所信服。大夥兒一致認為,皇太子若登基稱帝,必然振興皇朝,清明政令。
這樣的一位皇太子,頭腦清明,能力出眾,怎能無憑無據,就憑空指謫一個鎮守一方的大員?
這已等於自己攻擊自己的根基了。
傷了自己的根基,後患無窮無盡,還讓皇帝更添猜忌。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就為擼下一個穆懷善,太不值當。
只要將信箋證據拿到手,紀皇后一黨轟然倒下,穆懷善也跑不掉,實在沒必要提前多此一舉。
當夜,許馳審問紀祥完畢,回來給主子覆命。
高煦聽罷,也不遲疑,立即便將遠赴韃靼之事安排下去。
末了,他沉吟半響,“此行艱鉅,能一次取回證據更好。倘若不行,就先確定與皇后暗通的是哪方勢力,然後摸清信箋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