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部分

?&nbsp&nbsp&nbsp&nbsp

中國的青樓文化(1)

在中國,描寫青樓生活的作品很多,有的以人道主義精神下筆,有的以獵奇的態度欣賞。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青樓世界,把它置於整個中國文化的宏大系統中進行觀察,卻是很少。其實,“道之所在,每愈下況”,青樓這樣的“下九流”社會場所,恰恰匯聚了社會文化五光十色的各個側面。研究中國文化如果企圖繞開青樓,那肯定有許多問題是談不清楚的。 青樓一詞,原來的意思是“用青漆粉飾之樓”。它起初所指並非妓院,而是一般比較華麗的屋宇,有時作為豪門高戶的代稱。《太平御覽》、《晉書》和魏晉南北朝的許多詩文中都是這樣使用“青樓”的。但由於“華麗的屋宇”與豔麗奢華的生活有關,不知不覺間,青樓的意思發生了偏指,開始與娼妓發生關聯。唐代以後,偏指之意後來居上,青樓成了煙花之地的專指,與平康、北里、行院、章臺等詞相比,不過多了一點形象感,多了一絲風雅氣息而已。 為什麼會有青樓這種東西出現?說穿了,這是男人世界的產物。自從人類進入父系社會以來,女子被男人統治和玩弄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實。關於妓女的起源,古今中外有種種不同的說法。例如有一種宗教說,認為妓女原是神廟裡的女祭司,就如同殷商時代的女巫。公元前5世紀,希臘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就記載過巴比倫神殿裡所謂為女神盡職、實際供男人享樂的妓女。而在中國,情況則比較複雜。“娼妓”一詞的本意並不是指以肉體換取金錢的女子,而是指“女樂”,即女性的歌舞表演者。史書記載,中國最早的妓女當推三皇時代的洪崖妓。據說夏桀蓄有女樂達3萬人。從最高統治者的“宮妓”開始,各層統治者都擁有名目繁多的家妓,如侍姬、小妾、聲妓、歌姬、舞姬、美人之類。而平民百姓則依靠“巫妓”來滿足佔有兩個以上女人的慾望。家妓與巫妓的合流,便出現了官妓,即由政府操辦的妓業。 最早發明官妓的,是春秋時齊國的宰相管仲。他設定了擁有700名妓女的國家妓院。無獨有偶,與管仲時代差不多的古希臘雅典的政治改革家梭倫,也開設了國家妓院,目的一是滿足青年男子的要求,二是保護良家婦女不受騷擾。而管仲的妓院作用更大。一是透過稅收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二是有利於社會安定,三是吸引大量人才,四是送妓與敵,兵不血刃。管仲的發明很快被其他各國效仿,一時官妓大興。 官妓中有一種專門為軍隊服務的,叫做“營妓”,最早的發明者是越王勾踐,而正式成為制度則在漢代。漢代以後,家妓興盛起來,到南北朝達到頂峰。家妓的地位處於妾與婢之間。妾是滿足主人肉體之需的,婢是端茶掃地,鋪床疊被的,而家妓的作用是為主人提供藝術服務的。家妓普遍受到嚴格的藝術訓練,實際上代表了當時最高的藝術水平。中國的音樂舞蹈不但是她們發揚光大的,也是她們傳續下來的。但不論官妓家妓,都沒有人身自由,主人對她們可以任意買賣和殺戮。 隨著商業的發展,都市的繁榮,在官妓、家妓之外,出現了個體營業的私妓,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青樓妓女。私妓在先秦已經出現,到六朝時開始活躍,至唐代走向興盛,一直持續到宋元明清,成為中國古代社會一大奇觀。 私妓可分兩類。一類是向政府正式註冊登記,隸屬教坊的,叫做“市妓”。另一類“無照營業”戶,是名副其實的“私妓”。私妓的藝術修養不如官妓和家妓,她們接觸的社會面比較寬,文化構成也比較複雜。所有這些,都使得青樓文化充滿了變幻多姿的色彩。 今日人們腦海中的青樓,多半是詩化了的青樓。詩化青樓的文學作品,幾乎是與青樓同始終,共命運的。沒有青樓,中國文學恐怕要減色一半,而沒有文學,青樓則只是簡單的肉體交易場所。詩經時代風氣開放,是男歡女愛的黃金時代。楚辭時代巫娼盛行,也沒有直接吟詠妓女的作品。秦漢之後,詠妓之作開始出現,但妓女進入文學伊始,被重視的就是“藝”而不是“色”。《古詩十九首》裡出現了整篇吟詠妓女的詩作,到六朝時,“聽妓”、“看妓”之作多了起來。到唐代時更加繁盛。《全唐詩》將近5萬首中,有關妓女的達2000多首,約佔1/20。從初唐到盛唐,青樓妓女在文學中多處於一種被進行審美觀照的位置,可以李白的詩作為代表。從中唐始,在“觀妓”、“攜妓”之外,出現了一批“別妓”、“懷妓”、“送妓”、“贈妓”、“傷妓”、“悼妓”之作,被詩化的青樓中增添了感傷的色彩,其中白居易的詩作頗具代表性。到了晚唐以後,詩文裡的青樓多了一些生活氣息,豔浮之作也不少,例如張��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