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他們真正面臨這種以前從沒遇到過,甚至沒有聽說過的局面時,他們才發現一切不但比他們想象的要困難,甚至更加可怕。
羅馬人在很多年前建立的塞姆制曾經讓羅馬一次次的抵擋住了外族的入侵,儘管隨著兵制變革塞姆制在慢慢消亡,但是它留下的巨大影響在這個時候顯露出了更加巨大的威力。
科尼亞人終於相信自己陷入了困境,他們發現他們已經再也不安全,不論是一直驅趕著他們不給他們任何喘息之機的羅馬軍團,還是那些躲避在城市堡壘,或者是聚集在鄉村荒野中的羅馬平民,一切都變得無比危險。
科尼亞軍隊,陷入了羅馬人的汪洋之中。
倫格有那麼一陣一段時間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那些軍團究竟在哪裡,當他帶著近衛軍沿著谷地走出丘陵時,他聽到的是佳爾蘭已經把科尼亞人趕到了更遠處的地方,而當近衛軍掠過草原的時候,他聽到的是他的軍團已經佔領努爾坎,而克萊蒙斯甚至已經在向著更加遙遠的地方推進。
當一面雖然破舊,卻依然透著奢華的軍旗被獻到倫格面前時,將軍們發出了一陣歡呼,那是阿諾伊的王旗,是預示著這場戰爭似乎已經徹底勝利的象徵。
那些將軍們也不得不承認,如果說皇帝之前在聖基努貝的佈陣堪稱奇蹟,難免接下來的追擊則徹底改變了羅馬人對戰爭的習慣。
曾幾何時,為了顯示尊嚴和勝利,羅馬的軍隊曾經在把敵人趕出戰場之後列隊矗立整整一夜,以此證明羅馬軍團的威嚴。
而即便是過去那些偉大的統帥,也從沒有任何一人把追擊變成如此一場聲勢浩大,甚至是席捲邊境的浪潮。
現在看著阿諾伊的軍旗,將軍們覺得終於看到了那已經久違太長時間的勝利,人們在這一刻更加願意相信皇帝在戰場上所吶喊出的那句話:“阿諾伊死了”
可是,正如同很多事情不能讓世人如願一樣,就在羅馬人為他們的勝利發出歡呼,甚至有人已經提出要向整個帝國宣佈科尼亞蘇丹的死訊時,隨著追擊在最前面的一支羅馬軍隊忽然遇到反擊全軍覆沒,一個訊息也接踵而至,穿到了倫格的行營——科尼亞蘇丹阿諾伊,經過了一場幾百羅馬裡的大潰敗之後,終於在哈里斯河畔一座被攻陷的羅馬城堡裡重新集結起了他的軍隊
………………
求票,求票,含皮賴臉……
第六卷命運之詩第一百八十五章 殘忍的戰爭
第六卷命運之詩第一百八十五章 殘忍的戰爭
在渡過哈里斯河之後被留下來圍攻沿河兩座城堡的科尼亞將領,是阿諾伊的一個外甥兼小舅子,雖然娶了自己的一個外甥女做妻子,妹妹則成了丈母孃,妹夫成了老丈人,自己的媽媽無形中也長了兩輩這種亂七八糟的關係很難說清,可是阿諾伊對於自己家族裡的人多少還是有所偏袒。
不過他的那個外甥兼小舅子的運氣顯然不是很好,所以當他對那兩座城堡分別圍攻一段時間後,很快他就發現自己似乎陷入了一種兩難的境地。
那兩座城堡之間顯然有著某種特殊的聯絡方式,儘管後來很快發現那不過是一群訓練有素的信鴿,可這的確給科尼亞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兩個城堡裡的羅馬人總是能相互呼應的策應對方,當一邊派人出去騷擾科尼亞人時,另一邊就會盡量吸引敵人的注意,另外當某一方局勢吃緊,另一邊就會盡量想辦法予以援助。
就因為這樣,阿諾伊的那個外甥兼……,總之是他的那個親戚,就如同一隻被逗弄的貓般在兩端的誘餌之間跑來跑去,直到他手下的弓箭手終於把射下的最後一隻信鴿當了晚飯,他的運氣才逐漸的好了起來。
不過當他終於竭盡全力攻進一座城堡後沒多久,科尼亞大軍在聖基努貝的慘敗就傳到了邊境。
在開始的是,那位阿諾伊的雙料親戚並不相信這些傳言,但是當越來越多的潰退下來的軍隊出現時,他開始驚慌了,不過就在他猶豫著是否該立刻帶領軍隊度過哈里斯河退回到科尼亞境內時,從戰場上退下來的阿諾伊,忽然在幾百名同族親兵的保護下出現在了城堡外。
甚至到看見城牆上飄揚的科尼亞旗幟時,阿諾伊依舊不能完全肯定眼前的這座城堡已經被自己人佔領,直到他的親戚從城堡中急匆匆的出來之後,他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卻又換成他的那位親戚提心吊膽了,在進入城堡之後的第一件事,阿諾伊就下達了接管整個軍團的命令,他幾乎沒有尋找任何理由就把那個親戚甩到了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