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叔叔,港臺那邊真的有流傳很多仿品回內地嗎?”蘇曉茹是好學的孩子,不懂就問。
徐耀輝點頭道,“多了去,不止是港臺回流的,很多打著海外回流的藏品,其實就是內地弄出去再倒騰回來的。那這幅畫我們也就不用考慮了,另外那幅吳昌碩的,我看著也挺像是真的,你們怎麼看?”。。)
s
第九十二章出手
現在,徐耀輝,周夏和蘇曉茹幾人,基本形成了一票否決制,倘若任何一人覺得不對的話,就不會以真品的價格來買。
先前那幅潘天壽的《蘭石圖》,周夏雖然知道的真的,但他們兩人都不太看好,他也就建議用買高仿品的價格買下來,怎麼著都不會吃虧。
眼下這幅吳昌碩的《富貴牡丹圖》,徐耀輝更想聽聽周夏他們的看法如何讓。那幅陸儼少的《萬壑雲居圖》,被周夏鑑定為香港回流的高仿品,也在徐耀輝的預料之中。
周夏也就坦白直言,“吳昌碩的畫我拿不太準,但這字,我覺得不像是吳昌碩本人題寫的,照理說那時候吳昌碩都已經七十多歲,常年題寫的字,不會這樣泛散無力。”
徐耀輝本就覺得有些事實而非的,這會聽了周夏的話再仔細一瞧,感覺確實如他所言的那樣,沒有得到吳氏風骨和jīng髓。
周夏隨後又補充道,“雖然這幅畫的確是老物無疑,印章也是真的,但我看更多的,還是那當時的仿作。只能算是次品,雖然有些價值,但絕對不能用吳昌碩本人真跡的價格來買。”
徐耀輝點頭稱是,他也是知道吳昌碩的畫作品其中一些奧妙之處。而且,他是做古玩生意的,只要周夏把東西真假一點明,他自然就能判斷得出,收進這幅畫,有沒有什麼意義。要是花大價錢收進一件可能是當時偽作的東西,即便真是老物。那也得不償失,還不容易交流出去。
所以,他也就決定,不碰為好。
至於蘇曉茹。她的意見並不重要,不能成為決定因素,這會,她也把更多的心思,用在消化兩人所說的這些東西上面。東西不對,為什麼不對,表現在哪些地方,真的地方又是哪些。她也就著這兩幅畫,仔細揣摩。
既然兩幅畫都不看好,徐耀輝自然不打算買,他就準備把剛給李衛國欣賞的《蘭石圖》要回來。然後走人。
在他們小聲嘀咕著,鑑賞這兩幅畫的時候,李衛國也沒閒著,他也對這幅署名為潘天壽的《蘭石圖》仔細做了鑑定。他是畫法鑑定方面的老行家,又是專門做這生意的。對潘天壽的畫並不陌生,早在他們鑑定完之前,心底就有了結論。
看幾人計議已定,李衛國也就問徐耀輝說。“怎麼樣,老徐。看中那幅畫沒有?”
徐耀輝笑著回答說,“我們一致認為。這兩幅畫都很不錯。老李,你也給說說,我花大價錢買來的這幅《蘭石圖》究竟如何。”
李衛國立馬擺出一副便秘的樣子,很是為難地說,“你這幅《蘭石圖》也很不錯。”
徐耀輝哪裡還不明白他什麼意思,也就追問說,“老李,你有什麼話,但說無妨,不用擔心會掃我面子。”
有了他這樣的話,李衛國馬上也就可以不負責任地說,“這幅潘天壽的《蘭石圖》,以我的眼力,看不到那年代。老徐你可以參考我剛拿給你的吳昌碩的《富貴牡丹圖》,兩者相差的時間並不太多,但在紙質表現上,有著相當明顯的差距。”
徐耀輝就問他,“除了這點,其他方面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畫風題款鈴印和潘天壽都很類似。”李衛國點頭,但又補充了句,“但光材質一點,就足以定論了呀!”
徐耀輝聞言呵呵笑了起來,“聽老李這樣一說,那我就更加放心了。我覺得,如果潘天壽贈予的人把它收藏得好的話,還是可以做到現在這樣,看起來比較新亮。這畫並不大,好好收藏還是很容易的。”
李衛國只搖頭表達他的意見,他很清楚,藏家在買到東西后,為了證明自己的東西是真品,各種牽強附會,甚至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理由都會找得出來。像徐耀輝這樣的,認為是儲存得好的緣故,所以才顯得比較新的論調,在當前市場上,並不少見。
如果就一般情況而言,像徐耀輝這樣瞎蒙的話,絕對會上當受騙。
可問題在於,李衛國是研究潘天壽作品的老行家,對潘天壽的作品可謂是瞭如指掌,除了見過很多潘天壽的真品外,光他經手的高仿品也是不計其數,李衛國自然懂得,這高仿品和真品的鑑定訣竅,其中的差距都在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