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心有所屬,現在少說也有三十萬大軍!我東江鎮抽調太多士兵,恐怕建奴會乘虛而入。抽調士兵少了,不過是損兵折將!”
“哈哈!那是因為你們不太清楚這其中的事情,霧隱才藏,你給公甫解惑一下!”唐繼光哈哈一笑,一副胸有成竹道。
“是!”一人從角落中走出來,神不知鬼不覺的。文武官員禁不住有些騷亂,不少人臉色都不大好看。特別是毛文龍、陳良策這些人,他們都想到明初的錦衣衛去。
明初的錦衣衛厲害到,當時大臣什麼時候去茅房,在裡面待了多長時間,晚上吃多少碟菜餚,分別是什麼,都打探得一清二楚。
為此朱元璋雖然大肆斬殺有功之臣,中途也爆發過幾次叛亂,但一切都沒有脫離朱元璋的掌控。文武百官都籠罩在恐懼中,對於朱元璋的命令都兢兢業業的。
毛文龍和陳良策等人,心中都禁不住咯噔一聲,對於唐繼光都或多或少的多了敬畏,或者說是忌憚。
唐繼光看似漫不經心的掃視一番,很滿意文武官員此刻的心態。其實他剛才乃是有意為之,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唐繼光雖然不是新官,但離開了東江這麼長時間,怎麼知道下面的人會不會有生出一些不應該有的心思啊?
一定的敲打,是必不可少的。
霧隱才藏可不管文武官員怎麼想,穿著紫色忍者服的他,朝唐繼光單膝下跪後,站起來,沉聲說道:“在下花費了兩個月,派出上百名夜不收、東江錦衣衛打探,發現朝鮮朝廷混亂,黨爭嚴重!更兼之我大明對朝鮮有再造之恩,而國王卻私通建奴!更在薩爾滸之戰中,給朝鮮都元帥如此一道密旨‘觀勢向背,使虜勿為移兵先擊之’,現在已經事發。再加上暗自和建奴議和,不少不少大臣都對國王感到不滿,認為國王有違儒家宗法思想!”
(注:朝鮮是大明的附屬國,所以不能夠稱帝,一般稱之為國王、大王。)
唐繼光也是怔了怔,想不到這這朝鮮國王李琿對此明朝如此沒有歸屬感,居然下了這麼一道命令!
堂下的文武官員大部分都很是氣憤,之前為朝鮮辯護的王一寧此刻卻是最激憤,他感覺自己被欺騙了。王一寧甚至如此說道:“軍門!下官願為先鋒!不下城池,終不還!”
唐繼光故作沒有聽到,寧完我對霧隱才藏問道:“這位大人,你剛才說朝鮮黨爭厲害,不知道如何情況?”
別看東江靠近朝鮮,但對於朝鮮的情況還真不怎麼熟悉。主要是後金太過強大了,東江時刻處於朝不保夕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會去打探朝鮮的情況呢?偶然都是從商人口中聽到一些訊息,但這些訊息零零碎碎不說,可信度也不高。…;
聽了寧完我的發問,文武官員也靜下來。
霧隱才藏說道:“現在朝鮮基本分為三大派,北人黨、西人黨和成新崛起的南人黨。其中北人黨勢力最大,不過在現在朝鮮國王還為光海君(相當於王子)的時候,分為小北派、大北派,大北派因為支援光海君的緣故,在光海君即位後得以壯大。小北派早打打擊,分裂為清小北和濁小北。大北派黨魁因為得罪光海君,而被賜死。大北派因此分裂為肉北、骨北、中北三派!而西人黨又分為宗室派、後宮派,南人黨好一些,但因為新崛起,底蘊不足!”
“還真夠亂啊!”唐繼光都聽得有些頭暈了,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朝鮮的黨爭比大明的黨爭還激烈。現在大明好歹也就是東林黨和齊楚浙黨之爭,其他黨派基本靠邊站。這都把大明糟蹋的如此地步,朝鮮這七八個黨派,那在朝廷上的戰鬥豈不是七國那麼亂?
“如此朝鮮政令恐怕很難統一!”寧完我說道。
“是的!而且現在在下感覺,朝鮮矛盾很大!在朝鮮隨處可見學舍、學院!就登記在錄的,便是宣祖(李琿老爹)時候的三倍!”霧隱才藏說道。
王一寧驚訝道:“朝鮮儒家如此繁榮?豈不是國無盜賊,路不拾遺。民知仁德,聲繞耳?”
唐繼光也同樣驚訝。“大明都沒有這麼厲害,這朝鮮如此富有?”
霧隱才藏解釋道:“非也!主公,內中有別意!”
頓了頓,霧隱才藏接著說道:“在去年,朝鮮國王為了增加稅收,頒佈《大同法》。大意就是沒有田地的百姓不用繳稅,而有田地的,一律要繳稅。就算是兩班文武也不例外,只是少收取一些。如此就刺激了朝鮮文武百官的利益,文武百官就將田地轉移到學舍、學院那裡。因為學舍和學院的田地是不用繳稅的!”
唐繼光笑了,真是上有政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