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其這樣,何如漢惠帝對曹參說的那句話:“你去歇著吧。”?

這種人看不出火候,所以往往敗得很慘。?

無為管理有作為?

無為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管理方法。有人曾指出,最高明的管理者無為而治,人民大眾只知道他的名字,知道有這麼一個人;次一些的管理者,多辦善事,人民親近他、稱譽他:再次一等的管理者,多弓雖。暴而使人民畏懼他、疏遠他;最差的管理者,魚肉百姓、禍國殃民,人民自然辱罵他、侮辱他,甚至推翻他。因此,判斷一個管理者的優劣,他與人民的關係則是最重要的標準。老子也曾說,人民是水,統治者是船,船可能在水中平安航行,也能被滔天巨浪所吞沒,所以,主動權並非永遠掌握在統治者手中。?

六出奇計的陳平對漢代一統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晚年時被漢文帝任命為宰相。有一天,文帝召見陳平和另一位宰相周勃,文帝首先問周勃:“你經手裁決的事件,一年約有多少件?”周勃回答:“臣不肖,對這不清楚。”文帝又問:“那麼,國庫一年的收支大概有多少?”周勃也答不出。文帝見周勃身為丞相,一問三不知,面有不悅之色,周勃嚇得汗流浹背。?

漢文帝又拿同樣的問題問陳平,陳平回答說:“這些問題,我得問有關負責人才能知道。”文帝接著問:“誰是負責人呢?”陳平回答:“裁判事件的負責人是司法大臣,國庫收支的負責人是財政大臣。”漢文帝接著又問:“所有的事都有人負責,那麼宰相是幹什麼呢?”陳平不慌不忙地答道:“宰相要使百姓各得其所,對外須鎮撫四方的蠻夷與諸候,對內則要督促所有的官員做好各自的份內工作。”陳平的這番話讓漢文帝深表贊同。?

戰國時邯鄲的老百姓每到元旦就要上山去捉斑鳩送到趙簡子府第上,然後趙簡子就賞給他們很多銀子。有個在趙簡子家作客的人見了很奇怪,便問:“為什麼要把這些斑鳩捉回來?”?

簡子回答道:“你難道不知道嗎?每一個小生命都是寶貴的啊!元旦那天,我要把他們都放回樹林去,表示對生靈的愛護。”?

客人聽了大笑說:“這就是愛護生靈的辦法嗎?老百姓知道您要放生,獻上斑鳩有賞,都爭著去捉斑鳩。有的用鐵夾,有的用箭射。雖然也可活捉一些,但死的也不少。如果您真的可憐這些小生命,還不如下個通令,禁止捕捉斑鳩。否則,捉了又放,您的恩德遠抵不上罪過呢。”?

無為而治就是讓老百姓在戰後休養生息的管理辦法,早在漢代之初統治者採取的無為而治術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劉邦和蕭何死後,接位的皇帝是孝惠帝,接替的宰相是曹參。曹參執政的方針是“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這是為什麼呢?曹參對自己的執政方針是這樣解釋的:因為高祖與蕭何已經定了天下,法令制訂得非常明確。而天下太平情況下的百姓正在努力修養生息,對於官吏們來說,只要嚴守職責,不要丟失這些就行了。事實證明,無為而治深得民心,後來老百姓編成歌謠讚揚道:“蕭何訂法令,曹參照執行,百姓得安寧。”這就是無為而治的典型。?

當然,“無為”不是無所作為,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一切順應自然,不以人為去有意改變客觀規律。因此,“無為”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無為的目的還是有為,這就是老子進一步闡明的“無為而無不為”。這種“無為”,從客觀效果上講,是有利於人民生活安定和社會形勢穩定的。?

古人這種“無為而無不為”的管理方法,不是給了我們許多可以借鑑的東西嗎??

※虹※橋※書※吧※BOOK。

第7節:堅持但不固執(1)

第二章 中庸:堅持但不固執

在堅持與固執之間尋找平衡點,所以堅持而不固執也是一種中庸,關鍵在於怎樣找到這個平衡點?過猶不及,把握不好火候,要麼就是朝三暮四,要麼就是老頑固,不見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流淚,頭破血流,還要留下笑柄。?

百折不撓

訂出一個目標——要有耐心地完成它,即行動要有恆心。?

一個人必須固定他的視野——如果他立志要成功的話。他必須知道正在為什麼目標而工作,然後他才會像一隻獵捕捉老鼠一樣緊追不捨。一個知道自己目標的人,就不會因為挫折和失敗而洩氣了。?

只有行動有恆心的人,才能發揮潛能,才能成就偉業,才能完成目標。行動要有恆心,這是開發潛能的重要因素,諾貝爾是深指這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