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8部分

。這定然是秦徵之前就給她安排好的。

遠的義診點,甚至還要坐一日馬車才能到達。

派點結束後,許多太醫醫女都用嫉妒仇視的眼神偷偷瞧著陳悠,可是這一路來,她受到的特殊待遇卻叫他們這些人不敢當面說閒話。

每個義診點都平均分配了藥材。準備半個時辰後,就要各自出發。

由秦徵的私兵將這些大夫護送到各個義診點,而後在為期十日的義診結束後再將這些人接回來。

不敢有人有異議,秦徵的人早在這一路就讓他們見識了他的狠辣手段。

中途鬧事的那個年紀大的太醫那一日硬著頭皮跟在義診隊伍後走了一天的路,到現在下地都雙腿打顫,險些去掉半條命。

因並未見到此行欽差,所以很快淮揚府知府便離開了。

陳悠帶著阿魚香佩和餘下被分配到一起的大夫們準備去往義診點。

這處義診點叫籠巢縣,一行很快上路。

一個小義診隊伍有五十左右的兵衛庇護,倒是不用擔心安危。

與陳悠分到同一義診隊伍中的有四名大夫,五名醫女,其中兩位大夫是民間招募來的,剩下的兩位是太醫院的太醫。

都是四五十歲左右的男子,分別是何太醫、姚太醫、齊大夫和高大夫。其中要數高大夫年紀最大。陳悠不過才十六,隊伍中的醫女年紀最小的都要比她大上幾歲。

一路上倒是平安無事,偶遇到幾個饑民也只是用渴求的眼神盯著車隊,卻並不敢上前來鬧事。

籠巢縣情況也同樣非常嚴重,縣中到處都是難民,城門口卻難得的有一個粥篷,粥篷周圍擁擠著歇著幾百災民。

這是這一路來,陳悠看見的第一個粥篷……

這樣的災害,濟民的粥篷沒能在淮揚府看到,卻在這樣一個小縣城看到了,不得不叫人覺得震撼。

陳悠交代馬車外的阿魚去打聽。

阿魚點頭騎馬就去了,不一會兒回來感慨道:“大小姐,這粥篷是籠巢縣的縣令組織設的,已維持了半月餘,每日午時施一頓粥。”

就是這樣,仍然招來了這麼多水患中的災民,整個淮揚府,陳悠竟然只瞧見了這一處粥篷……

一傳十,十傳百,逃到籠巢縣的人越來越多……

粥篷剛開時,每日兩頓粥食,粥也比較實惠,可到現在已縮減為一日施粥一次,也大多是湯水,這也是無奈之舉,可就是這樣,也是極為難得了。

☆、第310章 疫病(2)

第310章疫病(2)

此時接近正午,陳悠瞧見城門口有一隊兵士護著一輛馬車出了城門。

阿魚指著那馬車在陳悠身邊道:“大小姐,快看,那就是施粥的馬車。”

陳悠透過車簾見到由官差護衛的施粥馬車到了粥篷後,那些災民立刻都擠到周圍,相互推擠,甚至還有大大出手的。站在粥篷邊的官差見到這種情形,立即大聲呵斥。

顯然這種場景每日都會出現。

但是這些災民為了搶到一碗稀粥,哪裡顧得了官差的警告。

為首的官差粗粗的濃眉擰到一起,“滕大人說了,你們若是為了一碗粥互相大打出手,那明日這粥篷便不施粥了!”

滕大人就是籠巢縣的縣令大人。在籠巢縣頗有威信。這些來粥篷的難民也無人不知道滕大人。

果然,官差這句話一出口,這些災民明顯消停下來,井然有序的排起了隊伍。

陳悠闇暗對這籠巢縣的滕大人敬佩了幾分。

他們小隊並未在籠巢縣的城門口停滯,因災民的目光都被粥篷給吸引了過去,他們這個義診小隊卻是沒什麼人問津了。不然他們一個五六十人又運著貨物的小隊很是惹眼。

籠巢縣縣城內人倒是少了許多,就算是這時候有人外出辦事,也各個都是行色匆匆。

對於他們這還有官兵守護的隊伍就更不敢多看一眼了。

他們順利到了籠巢縣的惠民藥局。

剛進惠民藥局,外頭就有百姓張頭張腦,不一會兒,藥局外面響起了馬蹄聲。

而後不多時,一個五旬的男子披著蓑衣就進來了。身後跟著兩人,一人腰間配刀,看起來像是護衛。一人也有而立之齡,瞧著滿臉書生氣。

籠巢縣惠民藥局的大夫當然知道來人是誰,他們急忙恭敬行禮,而後向著陳悠等人介紹:“這位是我們籠巢縣的縣令滕大人,身邊兩位一位是劉捕頭。另一位是蔡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