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至少兩億美元。所以,不難推出一個結論,唐逃稅了!
《紐約郵報》本來以為,這個勁爆新聞,肯定會讓自己的銷量,達到一個新的歷史新高。
沒想到,同一天,《紐約每日新聞》也做了關於首富先生納稅狀況的報道,而且頭版標題更為勁爆:“唐的真實稅單能嚇你一跳!”
相比於《紐約郵報》從匿名人士那裡得到的爆料,《紐約每日新聞》宣佈自己獲得了首富先生的正式報稅單,並盡情地對同城死敵冷嘲熱諷道:“蠢貨,你是不是隻能計算一億以內的算術題?唐還交了2。48億美元的可替代最低稅,被你藏起來麼?還是魯伯特默多克從來就不交可替代最低稅?”
第1050章 蓋茨想要拒絕不容易
大章先發前半部分,明天發全文。已經開啟本章節的起_點或q_q手機客戶端,到時候可以在目錄介面長按這一章節名,重新下載即可。
……
簡單來講,美國這個一九六九年推出的可替代最低稅,就是俗稱的“富人稅”,專門針對那些具備很多避稅渠道的有錢人;具體執行的時候,和一般的所得稅並存,就高不就低,就多不就少地徵繳稅款。
“稅”裡面的門道,可謂博大精深。
就拿“石油之王”馬克裡奇來講,美國在一九七九年制裁了伊朗後,這位老兄仍然暗中和伊朗做石油生意,甚至還挑戰了國際石油交易的舊有秩序。
為了把馬克裡奇一步到位地收拾掉,美國就給他多安了一個逃稅的罪名。
馬克裡奇見勢不妙,便跑到瑞士避難去了;同時遙控他的門徒,繼續和伊朗做石油生意;至於包括二十世紀福克斯在內的一大批美國資產,則全部甩賣了事。
首富先生五年前的報稅單,之所以被炒作得如此沸沸揚揚,就是因為幕後導演者以己度人,確信唐煥在繳稅方面同樣“不清不楚”。
於是乎,等《紐約郵報》把嘖嘖讚歎的人吸引到一起後,一個試圖摧毀首富先生公眾偶像的“逃稅”分析,陰險地登場亮相。
可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唐煥竟然真的敢正面迎戰。
在《紐約郵報》頭版頭條、條理清晰地把首富先生“逃稅”的報道刊登出來的同時,它的同城死敵《紐約每日新聞》,以唐煥的真正報稅單為證據,極盡幸災樂禍之能事,展開了最無情的嘲諷和打擊。
兩家報紙不約而同地把這次機遇當成了影響市場佔有率的關鍵,因此,互撕的勁頭就別提多足了。而《紐約每日新聞》簡直就是站在首富先生的立場,把所有最解氣的話,不顧形象和身份地都說了一遍。
《紐約郵報》最難堪之處在於,它剛信誓旦旦地炮製出,首富先生一九九三年的個人收入超過了兩億美元,而他只交了一億六千萬美元收入的所得稅,對面的《紐約每日新聞》,就用最權威的訊息來源,嘲笑道:別逗了,唐光是交的稅,就不止兩億美元!你敢專業一點麼?
另一方面,唐煥並非一直保持沉默。他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道:我的報稅單已經擺到這裡了,你們的呢?
結果,沒人敢接這個茬!
毫不誇張地講,這場風波,使得首富先生在經濟方面,成就了不敗金身。
最讓人啼笑皆非的是,一直聲稱報紙銷量非常滿意的《紐約郵報》,被一場交通事故揭穿了謊言、
在紐約的一條公路上,有輛貨車發生了側翻,結果灑落了一地的《紐約郵報》。
聞訊火速趕至現場報道的電視臺記者,採訪萬幸無事、但卻一臉晦氣的司機:你的車上怎麼裝了這麼多的過期《紐約郵報》?
對方沒好氣地回答道:“有什麼好奇怪的,賣不出去,當然要處理掉了……”
已經找回場子的《紐約每日新聞》,據此繼續不依不饒地公開諷刺道:《紐約郵報》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報紙賣不出去都便宜了它;被欺騙了感情、辜負了信任、浪費了時間的消費者,應該起訴才對。
見首富先生的部落格,一直無人回應,《紐約每日新聞》又故態重萌地挖苦起了《紐約郵報》的老闆魯伯特默多克,“唐的報稅單都亮出來了,你是不是也應該禮尚往來一下?”
……
見攛掇自己報稅單風波的那些傢伙,一時之間都成了縮頭烏龜,沒時間乾耗在這上面的首富先生,迅速撿起來了下一個日程,即如何最大化利用,陷入嚴重虧損當中的著名資料庫廠商賽貝思。
在當前波瀾壯闊的網際網路大潮當中,踏踏實實地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