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
而且,易通財的成員銀行。目前只有滙豐和恒生這兩口子。
為了抗衡滙豐的易通財,目前中_國_銀行香港分行、東亞銀行、浙_江第一銀行、上_海商業銀行、永隆銀行這五家華資銀行,正在準備建設類似的網路服務joint electronic teller services limited——銀聯通寶有限公司; 即jetco,簡稱為銀通。
實際上,不管各家銀行聯盟把自己的atm網路取什麼名字,但萬變不離其宗,大致功能都差不多,無非就是讓會員銀行之間,可以透過網路來存取彼此的賬戶資料,使使用者無需在開戶銀行便可以隨意地提取現金。以及轉賬,代繳費用等等。
為了給自己產品打氣。唐煥曾經在會議上,以玩笑的口吻形容atm,“其實它就是一臺小霸王街機,只不過機櫃裡換上了方圓電腦罷了,小霸王街機和方圓電腦在市場上的成功,你們自己心裡有數。所以,不要因為我們進入這個領域晚就膽怯,甚至懷疑自家技術的成熟和穩定,你們需要做的就是像狼群一樣,勇往直前地發動攻擊。”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哲儒香江公司在自己和銀行的關係上居於主動地位。
由於香江做為自由港的便利,哲儒香江公司每天都會有大量的資金流動,銀行們早對這些流水讒言欲滴了,挖空心思地想把這位財神爺拉來開戶。
另外,做為開拓大陸市場的橋頭堡,哲儒香江公司的人民幣業務也甚為可觀。
再加上唐煥的些許背景,哲儒香江公司全部吃下銀通的訂單,不是沒有可能。
這是來自高層的助推力,而在基層,哲儒香江公司的員工對於這筆業務,更是都快眼睛紅了。
自從做了香江警務處的資料庫生意後,哲儒香江公司上下人等可是嚐到了甜頭。
這種客戶的需求層出不窮,尤其隨著“抵壘政策”的取消,警察抽查身份證的任務越來越頻繁,哲儒香江公司賺得盤滿缽溢。
反過頭來,香江警務處還要感謝哲儒香江公司的強大技術,極大幫助了他們的工作。
目前正在籌備的銀通,無疑就是另外一個香江警務處啊,哲儒香江公司這幫人的動力,可想而知了。
其實,從周密傳來的訊息分析,銀通這個業務,對自己一方的傾向性已經越來越明顯了,他這個大老闆需要做的就是和相關人士吃喝玩樂,加強互信,並讓對方進一步瞭解哲儒技術的強大。
在這個過程裡,唐煥無意中又結識了一位富二代,新鴻基證券的執行董事——馮永發,頓時引起了他的興趣、
不過這位老兄,似乎有些不務正業,相比於老本行——金融證券,他更熱衷於電影。
據說,早在1978年,馮永發便曾經參與了一部西片的融資製作。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the wild geese》——《野天鵝追殺令》,其主演就是現在《007》的扮演者roger moor——羅傑?摩爾,除了因為發行商的原因在美國票房表現欠佳之外,在歐洲反響不錯。
現在,這位馮大公子算是一名電影監製,1980年投資了一部電影——《第一型別危險》,導演是徐克。
可以說,恰恰是馮永發的這種表現,才讓唐煥格外關注起來。並和原本時空裡的人物對上了號。
馮永發系出名門。他父親就是新鴻基地產的創始人之一馮景禧。
馮家早年成立“新禧公司”。以小生意為主,其中包括買賣大米、經營酒樓、水路運輸農產品。
1958年的時候,郭得勝、李兆基、馮景禧三人,連同胡兆熾、黃少軒、戚宗煌、呂賢藻、郭錦濤,合資組成永業公司,進入地產業發展。
到了1963年,郭得勝、李兆基、馮景禧另組新鴻基地產公司,三人總共投資100萬港元。結果1972年在香_港交易所上市後,市值達到4億港元,“三劍俠”名聲大噪。
這種讓人眼紅得發狂的財富神話,其成功關鍵說起來非常諷刺,歸結為一點就是,倒底你對大陸有多大的信心。
1960年代中期,香江出現華資銀行擠提風潮,並且出現了移民潮。
但是,郭得勝、李兆基、馮景禧三人對香江有信心,大量買入土地。在三年之內建成超過20座的大廈,經濟景氣時期很快到來。新鴻基地產就此獲利甚巨,“三劍俠”成為了“商界奇人”。
在1960年代的移民潮中,馮氏一家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