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都是蒙古族。不過這個是漢族的姓王的同學,卻一口咬定自己是正宗的王昭君的嫡傳後裔,並且以此為榮。他們在秭歸縣簡易師範學校同班四年,後來又被分配到同一所中心小學教書,耳鬢廝磨、打打鬧鬧的時間遠遠超過樑祝同窗三載,感情好得不得了。要是像梁祝那樣,一男一女,他們早結成了伉儷。他們讀書時打打鬧鬧慣了,工作時當然也還故我依舊。讀初師時,姓王的還流著綠鼻涕,姓屈的就叫他做“綠鼻王”;姓屈的不修邊幅,洗臉隨便抹一把,常常眼屎都沒洗去,姓王的就稱他“小丑豬(屈)”。開會前,飯桌上,“綠鼻王”、“小丑豬”激烈的對陣,常常誘發老師們的爆炸似的開心笑。他們樂此不疲,認為這是交流最親密的感情的最理想的通道,也是最能展示個人最優秀的辯才的視窗。可是,事物總會發展變化,暖春決不可能常駐。他們在工作崗位上笑鬧了兩年之後,“綠鼻王”不笑不鬧了。因為他除了笑鬧的一面外,還有招領導喜歡的另一面,給領導拜年送節,生日給領導祝壽;他一次也不漏。日子長了,領導便覺得他的長處更長,相形之下,“小丑豬”的短處也就顯得更短了。工作的第三個年頭,“綠鼻王”順順當噹噹上了中心小學的校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綠鼻王”既然長期接近領導,耳濡目染,自然就有了領導的派頭,何況此時他也當上了領導。從此他臉上無笑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