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部分

,誰都沒有養兵的權利,除了國家。

等役兵法真的順利實施了,再後來,兵不隨將就也勢在必行,將是朝庭派的,而兵聽將的,只是因為那是朝庭的命令而已。那麼他們這些大佬們存在的意義何在?幾番洗牌之下,就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我做錯了?”

“沒有,這是必須的,一個國家想要發展,強盛,最重要的就是穩定,內部的穩定。大唐為什麼對叛亂那麼嚴厲,連親兒子都可以殺,不是他們不慈,而是政治的需要,可即便是這樣,叛亂就沒停過。”

“所以後來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歷史學家都認為他在這方面是做得不錯的。要不我跟李治說說去?”段斷撓頭,說制度他不錯,可是相對於唐依對老將的瞭解還是差些。

“那更糟,若我們穿到李世民時代倒可以這麼勸勸,因為這些老將們是跟他出生入死的,李世民有那個讓他們臣服的魄力,李治是小字輩,你的江山是我們這些人打回來的,到如今,你還敢這麼對我們?我們打不死你”唐依手一攤,段斷明白了,所以李治根本不提大軍區首長輪換制,而是一開始就提役兵制。

“李老爺子會答應嗎?”

“會,他知道結果,也知道會引起軒然大*,所以讓你回來,就是不想把你扯進來,所以老爺子真是好人。”唐依很感動,然後又想到了老爺子的那個長孫了,長長的又嘆了一口氣。

沒過多久,李績就準備上書朝庭,擬改府兵制為役兵制,並且拿出了詳細的改法,要在朝會讓與朝臣說明,請求皇帝的支援。

老爺子上朝之前特意讓人通知段斷也要上朝。段斷本來是能躲即躲的,反正不上朝也習慣了,大家看自己特意去上朝,不是不打自招嗎?

但唐依卻不這麼認為,果然,沒一會兒,李治派個太監來傳旨,明天讓他上朝。這回段斷沒有藉口了,只能讓人把官服拿出來,鬱悶啊。

“他們是不是反悔了,非要我被人砍死?”

“你真是,說你葉公好龍你還不相信。”唐依很無語。

“我就葉公了,再說我跟他們說道,我膽子小,擔不起,再說本來就說我跋扈了,讓我別張揚的是他們,現在又把我推到前頭,有沒點義氣?”段斷光棍氣上來了。

“他們是為了把你撇清,傻子”唐依拍著額頭,真是服了他了,“兵役法是國之重器,是一般的朝會能談的事嗎?之前應該已經討論過很久,小範圍的,該知道的應該都知道了。明天說是商議,其實就是公開。這麼大的事,當然每一個能上朝的人都不能缺席的,單單就你不去,這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呢。明白嗎?”

段斷想想果然是這樣,不然老爺子不會特意通知,而李治派人來宣召,這都是公開的,讓一些人看看,老爺子是讓自己去支援他的,而李治怕他沒有上朝的理由,於是找一個給他。第二天就樂呵呵的上朝去了。

果然大殿裡黑壓壓一片,現在小段童鞋已經可以站得靠前一點了,抬頭看看,除了軍方還有幾位老臣之外,文臣這邊,李世民時代的痕跡已經不多了,心裡倒有些悵然了。跟人們打著招呼,到自己位置上,左右一看,人已經換了,笑著點點頭,當自己啥也不知道,所以說啥時候也不缺政治鬥爭,自己遊離於外,雖然總也不能升官,倒也安全不是。

曹公公出來了,唱了一聲,群臣肅穆,李治登場,這時段斷又感嘆了一聲,在大唐當大臣真好,皇帝升坐,群臣也就弓身相迎就完了,全不是戲裡唱的,行三跪九叩之禮。這時的君臣之間還有一定的相互尊重之意。

曹公公的慣有臺詞出來,‘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其實也不是真的就無事可退朝了,誰能沒事?說這話也就是說,你們可以開始說事了。

李績出班,“臣有本”然後就開始說他的改良之法。段斷細細的聽著,藍本是他的,他當然比一般人更清楚老爺子改了什麼,添了什麼,真是越聽越發的佩服起來了。

老爺子在軍中一輩子了,自然比段斷那個半調子強多了,去除不適合大唐使用的條款,加上了貴族,宗親條款,又加上考核制,分配製,定員制,等等,每年到年齡的孩子都很多,不能全招上,也不能讓人為了逃避兵役而漏報的,所以還加上分批制、戶籍制。

林林總總說了差不多小半個時辰,好在因為這是大事,大殿裡鴉雀無聲,都專心的聽著老爺子解釋,段斷得空還偷偷的看看其它人的反應,李治明顯態度跟自己一樣,與他的目光相撞,瞪了他一眼,又去看別人了,段斷明白,幾位軍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