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部分

終於!也不知道又堅持了幾個三米,在我思維意識全都罷工的時候,只隱約聽到“嘩啦”一聲,我總算鑽出了水面。

臉上有小風颳過,謝天謝地,總算能呼吸了,可張大了嘴,喉嚨裡卻只能發出“嗬嗬”的聲音,肺部被擠壓得怎麼也打不開。

但這些都不重要了,我努力撐著讓上半身鑽出水面,耗盡最後一絲力氣,再次失去了知覺。

…我死了麼?也許剛才衝出水面只是一種幻覺,人在極度缺氧狀態下是很容易出現幻覺的。

之所以感覺自己“掛”了,是因為這會兒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從小到大,幾乎所有經歷過的情景,都在我的記憶中過了一遍。記得有人說過,人在死的那一剎那,會將一生所有的瞬間都快速“讀取”。

我曾問過舅爺這種說法是真是假,老爺子神秘一笑道:“我也沒死過,所以我不知道。”

記憶裡,我看到小時候一家四口人輪番照顧生病的我…記憶裡,我看到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發燒、打針…記憶裡,我看到舅爺帶著我和志豪到處幫人家處理古怪事件…記憶裡,我還看到為老爺子守靈的那個晚上,那個我一人自言自語整夜的靈堂…

但有一件事,卻在這些瞬間記憶裡佔了很大的比重,我不知道是因為這件事情回憶時間長,還是我對它的印象最深刻。

第二十八節

那是我回老家縣城上學後的第一個春天,縣體工隊打算“斥巨資”在他們的南側荒地裡蓋一個游泳池,既可以用來發掘和訓練游泳苗子,平時也能對外開放掙些外塊。

說是“斥巨資”,其實也沒多少錢,小縣城裡不比大城市,一建就是佔地多少畝的大型室內水上樂園,上面給體工隊的撥款只夠挖一個長二十五米,並排六個泳道的次標準泳池。

其實泳池這東西要說也沒什麼技術含量,挖好坑、硬化、防水處理、貼瓷片、最後放水就行了。

半年時間不到,游泳池就建起來了。據說當時去游泳的人就跟下餃子似的,總共也沒多大的池子裡擠滿了人,連轉個身都困難。畢竟一個小縣城就能擁有一個對公眾開放的游泳池,在當時還是很少見的。

可是好景不長,只過了兩個禮拜不到,人們慢慢發現,游泳池中的水開始渾濁不清起來,雖然管理方說每天換一次水,但每天都是還不到天黑,那池子裡的水就開始發綠發渾。甚至有時池中還會莫名其妙地飄著好些大拇指頭肚大的小蛤蟆。

剛開始還只是打撈清理撒藥,隨著蛤蟆越來越多,漸漸來得人也少了,泳池的維護,光是每天換水就是一筆很大的開銷,經濟來源主要靠賣票,管理方見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於是領導果斷決定……暫時停止對外開放,徹查汙染源和那些小蛤蟆的來路,根除後再繼續對外營業。

於是停業前一天的清晨,管理處就沒再給泳池換水。可是等第二天負責人來了一瞧,差點沒把下巴驚掉。

只見滿池子的水,只是一夜的工夫,全都變成了渾濁不清的綠色,而且還散發著一種說不出來的腐臭味兒,隔著幾十米開外都能聞到。

管理方一看這不行,趕緊組織人又是撒藥又是消毒,換了池清水,好靜觀其變。

說來也怪,整個白天,池子裡的水毫無變化,直到下午四五點鐘,那些小蛤蟆出來了,成群結隊地從泳池南面荒地中越過柵欄跳進池內,不一會兒,池水的顏色就開始變了。

眾人這才找到結症,敢情這些蛤蟆是跑這兒洗澡來了!

可是這些蛤蟆究竟是在哪裡滾了?身上為什麼會又髒又臭?再說了,老家縣城是一個相對較為缺水的地方,理論上不應該有這麼多的水陸兩棲動物,蛤蟆更不可能在沒水的荒地中生存。

於是泳池負責人趁著天還沒黑,帶著幾個管理員越過柵欄,開始在荒地中尋找這些蛤蟆的“根據地”。

往南探了三十多米,還真就讓他們給找著了!原來這裡有一個大水坑,橢圓形,長有三丈,寬才一丈。幾人來到近前時,正有許多小蛤蟆從水坑中鑽出,然後朝著不遠處的泳池“挺進”。

泳池負責人覺得蹊蹺,這水坑出現得有些古怪,算來縣城周遭已經有近二十天都是豔陽高照,未曾下過一滴雨,就算這裡是上次下雨時積的,二十天工夫也早就蒸發完了。而且這裡的水雖然比起早上的泳池更加渾濁不堪,卻並無臭味兒,很有可能說明這裡是活水。

為了搞明白真像,他們先是找根竹竿探了探,和預想的一樣,水坑內的水並不深,也就一米多點,但這麼小的一汪水,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