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方大營都被奪了,定是軍心渙散,大敗只能是唯一的結局。即便放棄大營倉皇敗退也是不行的,糧草沒了就吃不飽,吃不飽逃命都沒勁兒,逃不出草原就得被殺了,那才是大敗中的大敗。
李祥命人清點一番後發現,現在的糧草僅僅能維持兩天了,兩天之內必須決出勝負,否則回去都難。故此,李祥下令五百人為單位輪流守衛輪番休整,軍醫趕緊治療輕傷者,休息一日後,後天一鼓作氣於敵人死戰到底,而據李祥的判斷,後天即便自己不去找對手,哈喇也會帶兵找上門來的。
哈喇的眼睛保住了,但是也被蓋上了厚厚的草藥,眼中影響了他的視力,不過這般形象卻更平添了一絲威儀。哈喇那漂亮的鬍鬚被血水和汗水給黏住了,擰在了一起,與普通的蒙古勇士沒什麼兩樣,那儒將不見了,卻而代之的是一個標準鄂爾多斯粗魯且憤怒的漢子。
哈喇怒氣衝衝的下令,斬了那個下達圍攻命令的將軍,因為他的錯誤決定,讓李祥的誘餌計得逞,也導致了晚上的一系列敗局。自己的派去攻打李祥營帳的三千兵馬撤了回來,哈喇更是有火沒地撒,三千人打一個一千人守著的破營盤,又不是讓他們去攻城,結果沒對付了回去的殘軍不說,就是攻寨也竟然損兵折將還沒拿下來。平日裡雖然紀律嚴明,但極少暴怒的哈喇失去了冷靜,又斬了兩名將領。
清點了一下人數,還剩下八千餘人,也就說一晚上就打掉了一千兵馬,估測一下,明軍那邊也應該損失了一千多兵馬,看似損失相當勢均力敵實則不然。這對於蒙古軍來說,是一種恥辱,因為自明建國以來,大多數時候,明軍和蒙古軍的傷亡率都是三比一的,也就是說死三個漢人才能死一個蒙古人。這是個最低的資料,追著人數多於十倍以上的明軍跑也是發生過的,所以對於自恃甚高又被人寄予厚望,集各種寵信和各類傳說於一身的哈喇來說,這是一生中的奇恥大辱。
哈喇問道:“可有人認識昨天做誘餌的那名將領?”
“正是明軍的總指揮,李祥。”一人說道。
“膽子不小,竟然以身犯陷誘我上鉤,”哈喇冷哼一聲說道:“有這樣的對手是我的悲哀,也是我的榮幸,和他這樣的猛士打成這樣的戰局,不虧!”眾人是草原男兒性子直文化低但卻不傻,嘴上不說,心中卻知道。這是駙馬哈喇給自己找臺階下呢。
—————————————————————————————————————
第三日,明軍李祥點齊兵馬,列於僅剩的兩千餘名士兵前,做著最後的動員:“養兵千日用在一朝,國家給我們發軍餉是為什麼,不是為了在平時養閒人,就是為了在這時候為國效力。胡人欺我數千年。我族少有揚眉吐氣之時,不論他時,就你我共守邊塞的時候,也沒少受這群畜生的氣,他們燒殺擄掠無惡不作,但我們不能動手。為什麼,朝廷不許引起矛盾挑起兩國摩擦。而今朝廷願意開打了了,讓爾等隨我出征,不趁此時快意恩仇殺伐由心,更待何時!今日一戰,不論勝敗,我等都不妄在世上走這一遭。都不愧對我等男兒身!勝,英雄爾。敗,亦英雄也。”
眾壯士突然有了一種使命感,一種悲壯的情愫迅速在隊伍中蔓延開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一時間所有人被這種悲情所凝聚了,視死如歸不畏強敵,來吧,胡人們看看我們漢人的本事。
先前明軍大營遭劫。輜重糧草皆有損壞。火炮所剩無幾,投石機只帶了齒輪和石網,還需要先砍伐木頭才能組裝,費時費力。反正是要決一死戰了,而且糧草也沒了,於是便把大營外的木頭拆了,直接組裝。可畢竟數量有限時間也不允許,再說剛經歷了大戰,士兵也需要休息,不能疲勞作戰砍完木頭再去打仗。這樣不可理,士兵疲憊了必定會失敗,反倒是事倍功半。所以一切只能將就著來,到最後勉勉強強湊合著組裝齊大小五門投石機。
鄂爾多斯那邊沒有什麼重武器,他們清一色的是騎兵隊伍,來無影去無蹤,靠的就是機動性強速度快,又不是攻城拔寨,帶重兵器就太礙事兒了。鄂爾多斯部人口較少,他們沒想著要佔領大片土地,即便佔領了大明的土地也守不住,只能費時費力罷了,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透過不停的推進和燒殺擄掠讓大明臣服,從而讓“軟骨頭”的送上金銀美女以及和善的外交,這對於大明那幫貪官來說是求之不得的。畢竟,安寧了他們才能有發財的機會。
如果大明不應,他們會打到京城,當然不帶重武器是無法攻打城池做攻堅戰的,所以出征前早就制定好了一套很卑鄙的方案,那就是若想攻城,就圍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