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但它是能夠生產價值的價值。而財富既包括流動性的,也包括不流動的價值,即死的有價物,一般的財富並不一定能產生財富。從契約理論的角度講,財富往往是物、是“東西”,貨幣是把“東西”賣掉之後的價值載體,而資本更多是“東西” 的“產權證”,它是廣義的貨幣,是與具體的“東西”相對應的產權。

最能區分這三者的“東西”要算土地,土地是財富,但它不一定是資本,更不一定是錢。首先,土地必須能買賣交易,否則它既不是錢,又不能轉換成資本。比如,如果土地是國有,就不能被買賣,土地頂多是財富,不是資本,也不能變成錢,更生不了多少錢。如果土地是私有並且能被買賣,那麼土地與錢之間只有一次交易相隔,土地就能隨時變成錢,就像錢了。當然,即使私有土地可以買賣,除了直接出售之外土地還不一定能轉換成資本。也就是說,只有在產權保護制度和契約權益保護相對可靠的情況下,土地即使不賣掉,也可以被抵押轉換成資本。這時,土地的“產權證”就最重要,“產權證”的流動性使土地權成為資本,以資本的形式讓土地所承載的財富賺更多的錢。

為什麼中國的錢這麼多?(2)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未來收入,比如,個人的未來收入是財富,但是如果沒有金融工具把未來收入做票據化、證券化變現,那也頂多是可以感覺到但不能花的財富,也不是資本。透過將部分未來收入以“產權證”(抵押)形式流動起來,未來收入流也能成為資本。

財富不一定能一下子變成錢,財富的範圍比資本大,資本比錢的範圍大。問題是:什麼決定財富、資本與錢之間的相互距離呢?一個國家對“東西”、對未來收入流進行資本化的能力,也就是市場、契約與產權制度,決定了這三者間的距離。從根本上講,貨幣是將“財富”賣掉的所得,資本是以產權契約、金融票據、證券契約等形式將“財富”資本化的所得,是資產和未來收入流的“產權證”。只不過,透過這些“產權證”,把本來就已存在但是“死”的“東西”和未來收入流變活了。在這個意義上,只要金融票據、證券、貨幣是相對於實在的價值而發行的,金融化在增加價值載體的流通性的同時,本身並不必然導致通貨膨脹或經濟危機。

市場化改革讓中國的錢多了

在2007年的一次交談中,《紐約時報》駐上海的記者說到,中國今天似乎充滿了互相矛盾的現象,讓人難以理出頭緒。一方面*這麼嚴重,許多錢被貪汙浪費,或者以形象工程燒錢,或者透過國有銀行繼續向那些不斷虧損的國企輸血;可是,另一方面,在上海、浙江、江蘇、北京等許多地方,在空氣中你能處處感受到那種日夜不熄的創業幹勁,誰都在談生意、做投資賺錢。而且,現在中國人的錢的確很多,買房有錢,投資有錢,到境外旅遊有錢,買奢侈品、買高檔車有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中國這種增長到底能持續多久?為什麼在市場制度、法治秩序還欠缺的中國,其經濟仍然能持續增長這麼多年?

這位朋友做記者許多年,在中國已經兩年有餘,碰到、看到、聽到的事當然很多,但中國的事讓他對這個社會、對今天的世界一天比一天更著迷,中國為什麼在龐大行政機器壓製下還這麼有活力?

談到這裡,我說,中國這些年的經歷可以從許多方面去理解,如果簡單點講,是由於“改革開放”,但從更深的層面,我們可以從“錢化”和“資本化”的角度來理解中國這些年的經歷。過去28年的改革開放大致可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78至1990年代中期,其核心是給老百姓買賣東西的自由,他們有選擇生產什麼、到哪裡賣、如何賣的自由,包括勞動力市場與創業市場上的自由,那是從計劃到市場的“市場化”或說“錢化”階段。1990年代中期開始,特別是1998年之後的階段,可以概括為“資本化”時期,就是讓企業資產(包括有形資產和未來收入流)、土地和各類自然資源、勞動者未來收入流,都可透過產權化、證券化或者金融票據化轉變成流通的金融資本。一個國家可以賣的東西越多,或者已經資本化或能夠被資本化的資產和未來收入流越多,它的“錢”自然就越多。

當然,“市場化”階段使中國“錢”多,這好理解。在計劃經濟時期,人們普遍沒“錢”。而之所以沒“錢”,並非完全由於沒有“東西”,而是由於那時的市場化水平極低,幾乎沒有“東西”可以透過市場換成“錢”,也沒有什麼出口貿易,經濟被“錢”化得太少,所以,那時候張三可以有“東西”、有一雙手,也有許多時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