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道:“貧僧方才已使出本門的達摩神功,施出了八成的內力,對方若非同行,以他的修為來說,貧僧此刻必定經脈寸斷,內腑全被震毀,但是就因為他施出的是易筋經最上乘的卸力功法,將貧僧發出的功力全數壓下,從腳底發出,這才留下這兩個腳印……”
何玉馥問道:“大師,照你這麼說,那位金大俠的一身武功都是傳自少林,可是為何他的師父是誰,你們卻不知道呢?”
空證大師一愣,道:“女施主之言不錯,這也是貧僧最感疑惑之處。”
他彎下腰來,伸出雙指在石板上畫了一個圓弧,接著手腕一抖,化指為掌,那塊嵌印著兩隻腳印的圓形石板已黏在他的掌上。
他把石板遞給拳僧悟緣,道:“悟緣,你帶著這塊石板,偕同悟明立刻趕回少林,見到掌門師兄之後,呈上這塊石板,並將詳細經過稟告掌門,看他要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拳僧悟緣將石板揣在腋下,不敢多言,偕同杖僧情明立刻離去。
秋詩鳳見到空證大師臉色凝重,忍不住問道:“空證大師,請恕小女子有句不中聽的話想請問大師,能否請大師回答,以釋心中之疑?”
空證大師道:“阿彌陀佛,女施主有什麼話,請說無妨。”
秋詩鳳問道:“大師方才說過,那位金大俠可能是少林百年以來,武功成就最高的弟子,請問大師究竟是以何根據,說出這番話來?”
空證大師道:“世人皆知我少林絕藝共有七十二種,其實這都是經過歷代祖師不斷增進改善,才有目前這種規模,不過就因為武學之道浩瀚如海,任誰也只能選擇心性相近的武功,就一己之喜好,努力學習,用心淬鍊,然而人的生命有限、智慧有限,所以根據本門記載,歷代以來,本門弟子在七十二藝之中,最多隻有練成七種……”
他吁了口氣,道:“貧僧八歲進入師門,至今練功二十七年,只練成了四種功法,已算是本門翹楚了,據說上代師長也僅有三人練成四種以上的武功,故先師大風禪師練成五種,先師伯大愚據說練成六種,先師叔大聾好像也只練成六種……”
說到這裡,他閉上雙眼,沉思一下,道:“那金大俠方才施出三種本門絕藝,每一種的修為都在貧僧之上……”
他頓了頓,睜開眼睛道:“可是悟性曾說過,不久之遇到金大俠,承蒙他指點了一招刀法,可見此人在少林刀法上的成就已超越現有疇範,達到宗師的地步,不然不會修改我少林刀法……”
武當三英浸淫在劍法十多年,自然明白各派的武技皆有根源,也都是經過多少代的祖師們實戰之後,得到的結果,每一個招式變化都有規律可循,豈是能任人隨意修改的?金玄白 出言指點刀僧悟性修改刀法出刀的角度和力道,不是狂妄自大,便是真的已達到“心中無招”的宗師境界了。
他們全都為之駭然,方士英和戚威面面相覷,回憶起金玄白顯露出的豪放氣慨,也不得不暗暗承認那個不太起眼的年輕人在武學上的修為的確非他們所能匹敵的。
龍飛問道:“大師,依照你的說法,這位金大俠已經通曉少林四種絕藝,功力又比你深,豈不是當今少林第一?”
空證大師默然點頭,嘆了口氣道:“說來真是慚愧,貧僧練功二十餘載,不但不是他的對手,恐怕……”
他苦笑了下,繼續道:“這樣說吧!如果要跟他交手,必須本派掌門和貧僧聯手合擊,才勉強可以抵擋得住,若要取勝,恐怕還得加上達摩院空明師兄才行。”
龍飛驚懍地問:“照大師這麼說來,此人豈不是當代武林第一高手?”
空證大師道:“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武學之道,浩瀚無邊,依金大俠的武功修為來說,恐怕只有老一輩的高手能夠壓得過他了,不過再怎麼說,他的武功成就,放眼當今武林,也足以立足十大高手之內……”
他的話聲稍頓,道:“他目前的身分未明,你們千萬別招意他,否則引起門戶之爭,就難以收拾了。”
他這句話意有所指,因為目前武當的掌門黃葉道長極為護短,龍飛和方士英都是出於黃葉道長的門下嫡在,空證大師唯恐他們少年氣盛,心中不服氣金玄白的超絕武功,而故意挑寡,那麼結局自然是自取其辱,慘敗而回。
萬一到時候他們返回武當向黃葉道長哭訴,那麼黃葉道長一定會盡起武當的精銳,向金玄白尋仇報復到時候如果金玄白施出少林神功擊敗武當群雄,則雙方必會發生門戶爭端……空證大師有鑑於此,故而事先點出其中的利害關鍵,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