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部分

元朝和明朝前期的火炮中國發明和使用火炮不遲於元朝,到明初已大批生產和裝備部隊。元末明初使用火銃作戰的記載在《元史》、《明史》及其他歷史文獻中已經屢見,元朝和明洪武年間製造的火炮在中國各地博物館中亦有收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一門銘文為元“至順三年”(1332)的盞口銅銃;其盞口口徑105毫米,身管直徑75毫米,全長35。3厘米,重6。94千克。銃身鐫有“至順三年二月吉日寇第叄佰山”三行銘文。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的一門明洪武五年(1372)造的大碗口銅銃,碗口口徑110毫米;身管直徑58毫米,全長36。5厘米;重15。75千克。銃身鐫有“水左字四十二號大碗口筒重二十六斤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寶源局造”銘文。山東省冠縣出土的大碗口銅銃,碗口口徑119毫米;全長36厘米,重15。5千克。銃身鐫有“洪武十一年”(1378)、“海”字銘文。這3門銃均為銅質,形制也類似,在身管前端均有一個大於身管的敞口,身管後部為藥室,有裝引線的點火孔。但至順三年銃管壁較薄;工藝較粗糙;明碗口銃管壁加厚,藥室部有較明顯的隆起,身管加鑄數道箍,表明後者已能承受較大膛壓。據《明會典》記載,弘治(1488~1505)以前,明政府軍器局所製造的各種火炮中,大碗口銃的數量為每3年造3000門。

大碗口銃的敞口雖大於身管口徑,但實際上並不能增加火炮的威力。明初,又製造了身管較長的直筒形火炮。河北省寬城縣出土的洪武十八年(1385)造的一門直筒形銅火炮,口徑108毫米,全長52厘米,重26。5千克,藥室處有寬厚的箍。此外;山西省博物館還收藏有3門洪武十年(1377)造的鐵炮,口徑210毫米;全長100厘米;兩側有雙炮耳,用於調整火炮的射擊角度。炮身鑄有“大明洪武十年丁巳季月吉日平造”銘文(見彩圖'明朝洪武十年(1377)造鐵炮')。這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帶有炮耳的鐵鑄火炮。這種大口徑直筒形火炮,顯然會增大火炮威力,表明早在14世紀下半葉中國古代火炮已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明朝前期,火炮已成為軍隊的重要裝備;軍器局和兵仗局所製造的火炮;有盞口炮、碗口炮、神機炮、旋風銅炮、將軍炮(“將軍”一詞常作為具有較大威力火炮的封號)等十餘種。永樂十二年(1414),明成祖第二次徵漠北,曾用火炮擊潰敵軍;正統十四年(1449),于謙守衛北京,曾用火炮和其他火器大敗瓦軍的進攻。

明朝後期的火炮從16世紀20年代開始,中國火炮仍有發展。嘉靖年間製造的虎蹲炮;長1尺9寸(約合0。6米),重36斤(約合21。5千克),配有鐵爪、鐵絆,發射前可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於地面;形似虎蹲;這種炮克服了發射時後坐力大、跳動厲害的缺點。《明會典·工部》記載;嘉靖四年(1525)製造的“毒火飛”;炮筒用熟鐵製成;裝火藥十多兩;炮彈由生鐵熔鑄,彈內裝“砒硫毒藥五兩”;點火後“將飛打於二百步(約330米)外,暴碎傷人”,其他書友正常看:。這是中國古代以火炮發射爆炸彈的最早記載。萬曆年間還大量製造了身管較長的火炮。萬曆二十年(1592)在杭州製造的“天字一百三十五號大將軍”鐵炮,口徑113毫米,全長143厘米,身管的長度同直徑的比值明顯增大。炮身有九道箍,鑄有炮耳,安有兩個鐵環。萬曆年間,明軍援朝作戰時曾使用過這種鐵炮。

在此期間,歐洲火炮開始傳入中國,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佛朗機銃和紅夷炮。佛朗機銃約在正德末年(1521年左右)從葡萄牙傳入中國;它有一母銃和若干子銃;母銃身管細長,口徑較小,銃身鑄有準星、照門,可瞄準射擊。銃身後有“巨腹”,腹上開有長孔,用以裝填子銃。子銃類似一小火銃,一般備有5~9個,可預先裝好彈藥,戰時輪流發射,提高了火炮射速。嘉靖初,中國開始成批仿製佛朗機銃,形制很多。《明會典》記載有大樣、中樣、小樣佛朗機銅銃。《武備志》又把佛朗機銃分為1~5號。北京首都博物館現藏有6門佛朗機樣式的火炮,均為銅質,有兩種型別:一種名為“流星”,腹部為方形;另一種“勝”字號火炮;腹部為圓柱形。其中嘉靖二十八年(1549)製造的“勝字四十二號”火炮,母銃口徑38毫米,全長91厘米,子銃口徑35毫米,全長23厘米。由於子銃裝藥量小,母銃口徑不大,威力有限。紅夷炮(亦稱西洋炮)是一種大型火炮,在萬曆後期由荷蘭傳入中國。《明史·兵志》記載:“大西洋船至;復得巨,曰紅夷。長二丈餘,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