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誰就是新帝嗎?”
李非知道,跟隨他的人都希望他去鳳凰臺,不是為了拿回濱河李氏,而是為了得到帝位。
但經過這一番劫難之後,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嚇破了膽?他已經不想當皇帝了。
他已經不敢再抱著這樣的奢望!
他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他還想當皇帝,只怕會丟了性命!
哪怕他不知暗箭來自何處,但他覺得只要他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肯定是死路一條!
他怕死。
他現在只想平平安安的活下去。把老母和妻兒都接回來,重新把李家傳下去。
他只有這個心願了。
這時探馬來報:“將軍,前方是建陽!”
建陽是一座大城,想必會有許多糧食,可以借一點。
李非命令全軍就地紮營,然後取出信物,讓親信去建陽求見城主。
“我不會帶兵進城,只求一地,暫時棲身。若能得幾袋豆糧,就是建陽城救我李非的性命!”他道。
親信深深嘆了口氣,再三勸他:“將軍,何不求建陽收留我等?”李非搖搖頭:“大城豈會少了守城將領?我們對建陽一無所知,還是不要莽撞了。”
親信去而復返,激動萬分!
“將軍!井城主願收留我等!城主就在後面!!”
李非驚訝極了。他現在揹負著殺兄殺弟的惡名,竟然還有人願意收留他?這井氏就不怕他殺人奪城嗎?
井氏到底是何居心?
李非心裡轉過十七八個念頭,卻不敢當時叫破,他身後的兵將雖多,卻都疲憊不堪,根本不能對戰。
這井氏哪怕真有壞心,他小心周旋,未必就會中了他的計。
若井氏真的願意收留他李非,那他自然也會傾心報答。
李非一邊在心裡思考有什麼是他能為井氏,為建陽做的,一邊不安的等著。
又過了半天,一輛馬車,三五護衛,就這麼孤零零的向大軍而來。
李非已經命人整軍,展現在井氏面前的是一個秩序井然,沒有亂兵,沒有喧譁,四處兵將嚴守軍令的軍營。
車馬到前,李非親自站在車前相迎。
井氏這次來的正是井氏家主,井源。他今年已經七十高齡,在一個年輕人的摻扶下下了車,與李非對拜之後,指著年輕人說:“這是我的十六孫。”
年輕人也對李非行禮,恭敬道:“早聞將軍大名,今日有幸得見。”
李非摻扶起此人,道:“少年人英氣勃勃,日後前程不可限量!”
兩邊都說過客氣話了,井源就直言請李非進城,住在井家,如果不嫌棄的話,日後就請留在建陽吧。
井源的話說得很直白,稱得上推心置腹。
“濱河,將軍已經回不去了,三五年內都不好說。但將軍總不能就這麼一走一停的在流浪十年。建陽是個大城,養得活將軍座下萬千軍馬!將軍只管留下!”
李非見井源直白,也直接問:“公為何留我?不懼我反客為主嗎?”你就不怕把我請進去,我把你全家宰了,把建陽佔了?
井源苦笑,指著十六孫說:“不敢相瞞將軍。”
實在是井源也很可憐。
他有過兩個妻子。第一個妻子娶了三十年,一直沒生孩子,井源就自覺此生無子,也沒收個妾侍什麼的。
等元妻去世後,他續妻一房,不料一月入的洞房,十二月就生下一個兒子!
當時井源都四十了,他爹不到五十歲沒的,他以為自己也差不多快死了,實在沒想到現在又得了一個兒子!
既有兒子,自然要好好教養!
但他生兒子生得太晚了。這一代中,他的兒子排行最末,前面最大的堂兄的兒子都比這個兒子大。
這樣一來,他就擔憂等他沒了以後,兒子鎮不住家裡的長輩們。
小心翼翼捧著兒子長大,等他娶妻生子,井源還沒放下心,一場風寒,兒子和兒媳婦一起死了。
井源當時就幾乎跟兒子一起去了。
但看著還不到膝蓋高的小孫子,井源怎麼敢死呢?
井源能把親孫子養到這麼大,手段心計也是不缺的,但他畢竟不能把井氏中所有不服的人都幹掉,那井氏裡也剩不下幾個人了。
可井家傳到他手裡,他只想交給他的血脈!
他跪下,老淚縱橫道:“某隻借將軍虎威,以震攝旁人,餘的不敢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