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什麼確切地辦法,但是卻想到了一種可能性。不過,這還得大家一起好好談談才能決定,這也就是我非要將四位邀請到中國來的原因。”沈睿還在繼續賣著關子。他知道,這時候不能立刻說出來,說的太快會讓墨菲他們起疑心的。
墨菲等人對視了幾眼,最終墨菲抖了抖他的大鬍子說:“既然有解決的方案,那就說出來聽聽。如你所言,大家可以就此商議,若是能達成一致,豈不是皆大歡喜?”
聽到這句話,沈睿才終於將他今天要說的最重要的一句話說了出來。
“百分百和F&S相互滲股”沈睿邊說還邊用手拍著浴池裡的水,想要讓這句話在墨菲等人心裡的分量藉此變得輕一些,至少不會像是個炸彈似的炸開在他們耳邊。
但是即便如此,墨菲等人一聽到這句話,臉色不禁還是一變。
沈睿也不說話了,只是靜靜的看著水面,讓目光穿過水底,看見自己的雙腳。他的雙腳沒有任何的動作,安安靜靜的放在那裡。
有時候,很多人會覺得要乘勝追擊,當看到一次商務談判可能達到自己認為的理想效果的時候,就趁著對方頭腦還沒有清醒依舊發熱的狀態下窮追猛打,可是他們卻往往忽略了,死纏爛打的手段經常會讓人產生本能反感,這會直接導致一場原本可能成功的談判走向死亡。
沈睿是絕對不會允許自己犯下這種急進的錯誤的,他要做出良好的姿態,讓墨菲等人覺得沈睿只是在提出一種可行性的建議,而且並不對這個建議的達成抱太大指望,這樣才會將沈睿在這件事裡的算計減至最輕,也會讓他們覺得沈睿的目的並不是太過於複雜。
而沈睿這句話的意思是很明顯的,那就是用F&S的一部分股份來跟百分百的一部分股份進行交換,當兩家集團式企業進行了相互滲股之後,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他們的戰略目標就會產生相互扶持和相互促進的一種狀態,特別是在時尚類產品這種領域裡。加上百分百是一個多元化的多方向的公司,而F&S則是一個特別專業性的公司,所以這樣的相互滲
在媒體的報導上就會引發一個良性的報導。
而一旦當相互滲股的訊息傳出去,那麼就會讓人聯想到沈睿在戴高樂廣場上說的那番話,兩家公司在日後很有可能進行併購,而相互滲股,則是併購的第一步。
並且一旦這兩家公司相互滲透了股權之後,加上他們的總設計師根本就是同一個人,自然會讓媒體和外界認為他們是在做著某種戰略上的同盟,而又比較巧的是,目前對於百分百而言,他的主要市場在於中國和亞洲,而F&S則是盤踞歐洲。在美洲市場,他們都處於相對的劣勢,可是一旦兩條鱷魚同時張嘴,其力量以及恐怖程度顯而易見的會比這兩條鱷魚你一口我一口的分開來咬要威力小得多了。
於是乎,當媒體對於兩家公司的併購猜測越來越多,自然就導致這兩家公司的背景會越來越呈現出單一化的趨勢,於是乎兩家公司的總設計師同時又是兩家公司地股東——沈睿,自然就會站在風口浪尖上,於是乎順理成章的由沈睿一個人代表這兩家公司一起參加維克多。也自然是勢在必行了。
總而言之,如果按照沈睿的思路進行,那麼之前所有預設的矛盾都會迎刃而解。媒體的報導會提前將沈睿會以兩家公司地名義參加比賽並且只拿出一套設計的訊息公佈於眾,公眾地接受能力取決於媒體的態度,超過九成的人是會跟著報紙雜誌的新聞訊息隨波逐流的。即便有一些負面的猜測以及不好地言論,很快也就會被湮沒在群論的汪洋大海之中。
而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掌握了公眾地喉舌更為有利的事件了!
現在,一切就要看墨菲等人是覺得喉舌更重要,還是他們目前手裡持有的股份最重要了。
之前秦佩兒就給沈睿分析過,這個建議除了一點,幾乎無懈可擊。但是,如果這一點不能突破。就會直接導致整個建議的崩盤。
可以預想一下,即便是F&S只拿出百分之五的股份跟百分百進行交換。而百分百能夠拿出多少交換這百分之五地股份呢?即便是這兩家公司的投資額度相差太多,可是如果讓百分百拿出超過五成的股份去交換F&S地百分之五的股份,就無異於天方夜譚了。
比較理想的交換方案,大家心裡其實都挺有數的。
F&S拿出百分之五,而百分百給墨菲他們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對於這筆交易而言,是一個比較合適的交換籌碼。
可是,F&S的百分之五的股份。應該由誰拿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