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5部分

A冰與火之歌——好愛啊,裡面的殘酷描述我無法企及,溫情,諷刺和人物複雜多面性我也學不來,如果說冰火給了我什麼?那就是——有不對勁的文字要記得回頭改,前後要呼應……把死神篇整個大換血換的我累死,如果久保帶人不是閒著沒事幹“百年風雲”講述過去的故事,殺了我也不會倒騰王族護衛隊——而且引發我的設定癖,後來《幽遊白書》出爐也是在想:反正都完結了只要根據漫畫亦步亦趨就好,還可以順便表達對親愛的藏馬的讚美和追憶——結果寫半天都是寫黃泉!《家庭教師》那裡也是,明明覺得雲雀更可愛,結果儘管看的是漫畫,六道這傢伙幾本書都沒冒出來,我居然還寫了被詬病不已的“六道骸前世”……到後來又要修改……

B基地系列——阿西莫夫萬萬歲,看了就很有“同”的慾望的科幻小說。

前傳 《基地前奏》 《邁向基地》

三部曲 《基地》 《基地與帝國》 《第二基地》

續集 《基地邊緣》 《基地與地球》

“心理史學”是這部史詩的中心奇幻因素,而貫穿其間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學宗師、基地之父哈里.謝頓。(某些作者會在作品用人物為自己代言,例如田中芳樹在《銀河英雄傳說》選擇了楊威利,而阿西莫夫無疑就選了謝頓)

在三部曲中,謝頓已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傳奇人物,隔個百來年冒出來解釋一下,預言一下。因此作者晚年特地以他為主角,用兩本前傳詳盡刻劃謝頓的一生,以及心理史學與基地的建立經過。

透過心理史學的靈視(聽起來很神棍,但是作者給出了詳細理論依據),謝頓預見了人類悲慘的未來:國勢如日中天的銀河帝國正一步步走向滅亡,整個銀河將要經歷三萬年蠻荒、悲慘的無政府狀態,另一個大一統的“第二帝國”才會出現。

倘若上述發展絲毫無法改變,既然一切皆已註定,也就沒什麼戲劇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謝頓進一步發現,雖然阻止帝國崩潰為時已晚,但若想要縮短這段漫長的過渡期,在當時則尚有可為。於是謝頓開始了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的努力,試圖將三萬年的動盪歲月縮減為一千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窮後半生的精力,設立了兩個科學家的據點:第一基地(簡稱“基地”,由自然科學家組成)與第二基地(隱身在銀河舞臺幕後,由心靈科學家與心理史學家組成)。

兩個基地的位置經過特別計算,分別設在“銀河中兩個遙相對峙的端點”(光是這句語帶玄機的話,便衍生出《第二基地》這本書)。此後一千年間,許多預設的歷史事件將一環扣一環發生,以促使一個更強大、更穩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國早日實現。基地系列的主線,便是第一基地如何克服一個接一個的週期性危機,激發出無窮無盡的潛力;第二基地又如何暗中相助,以逐步實現為期千年的謝頓計畫。

基地裡的《銀河百科全書》,以及一顆顆謝頓“棋子”,機器人,帝國,各個行星……波瀾起伏的劇情,以及完全讓人想象不能的結局,阿西莫夫不愧為科幻大師,不愧為我短篇科幻摯愛……

除了哈里•謝頓,另一位值得大家銘記的就是守護人類的機器人先生,從帝國首相到隱居幕後遙望宇宙縮在被遺棄的一角,並且設計了“更換身體”繼續守護……丹澤爾,大部分時間都位於幕後,舞臺背面,雖然他的行動只是基於機器人法則第0號,但是卻能感覺到他的人性,以及對人類的愛,即使這愛的起因是晶片和電路板,那也是愛!

C牛奶可樂經濟學——主要是寫到伊爾密的思維和想法時,我要看經濟學著作才能想象伊爾密在想什麼,我覺得除了在床上,他都是個很好的經濟學家。

《執迷不悔》終末,大家也能看出伊爾密開始掌握主動,他在魔界和黑手黨世界也不是白呆了,他的方向很簡單:把握蕪菁的心,就能取得最後勝利。

自從他知道藍染和自己家關係深遠,他就知道不能指望爺爺爸爸幫他贏取蕪菁,他們兩不相幫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伊爾密想辦法取得金的認同,看那個關係圖也知道,金•富力士的外部資源最豐富,朋友遍天下,而且其中高手如雲。

藍染在獵人協會紮下來,伊爾密就要想法獲得另一股助力,庫洛洛有旅團,但是作為殺手,伊爾密也只有存款和家族了,而金•富力士一呼百應,只要他站在伊爾密這邊,和另外兩位抗衡也不成問題。

D愛的教育——蕪菁的主業是教師就是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