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部分

,把脆柿和柿餅分堆開,又把幾筐蠶豆和幾筐豌豆尖給碼開,就去開了鋪門。

九點都不到,除了幾個來拿訂下的蠶豆和豆尖的,也沒什麼客人,抽著空檔就把價格和一些事情落實下來了。

現如今那北方用甜菜頭榨汁做成的散紅糖是70文1斤了,比起五六年前漲了10文。1斤糖照現代我那同學家的做法算,得用上5斤的甘蔗才行,可那是用的現代化榨糖機榨汁,這古代的石砟子絕對比不上,說不定得多用上一倍不止的甘蔗,才能做出1斤糖來。

從成本來算,人工更是大頭了,榨汁的人手至少要四人,這還是個累活,每天至少也得開上40文的工錢。再算上做糖的人手,看火的人手,打雜的人手,又得有個五六人,又是一筆不少的開支。

更大一個問題是,製糖法現在也不算秘密了,只要有人想跟著做,也不是難事,只是做法肯定也趕不上現代我那同學家那作法先進,質量也絕對比不過我們做的。

所以經過多方面的考題、商議過後,野甘蔗的價格暫時定成了100斤50文,也就是0。5文1斤。先做出一批糖來,再決定這價格是不是漲一點,畢竟砍這野甘蔗來賣也是件累人的事。

商議完事情也才一會兒,十點過的樣子外公和李外公他們兩家人就從後院門外牽著六頭騾子進來了。外公和三個舅舅舅母帶著四個孩子,李外公和紅江舅舅帶著李玉山,旁邊還跟著一個60多歲的老太太,浩寧哥邊叫著:“外婆。”邊迎了上去。

李外婆聽說姓梁,同樣的圓臉,跟她一家人一樣也很是愛笑,只是笑起來憨憨的,但很是親切,她此時正摸揉著浩寧哥的頭,雙眼中滿是疼愛。她是個從不愛出門的老太太,這五六年,我竟是沒見過她一次,見她和浩寧哥說完話,也和哥哥們一同上前笑著乖巧的叫了人打了招呼,惹得老太太又是一陣高興。

從進門起,梨花表姐就黏上了我,男孩子們既也是湊做堆的說話。

外公家五個孩子,就梨花表姐這麼一個女孩子,上次又和我跟燕兒住了一個屋,跟我睡了一張床,她對我們的感情自是突飛猛進了,見到我和燕兒後,就不停的抓著我們,小嘴吧啦吧啦不停說著話,連走到街上了都說個不停。

除了爺爺要守店,如今二十幾人逛走在街上,還真夠惹眼的。

年前的最後一個集日了,來採辦年貨的人很多,賣年貨東西的小販同樣增多,沒逛多遠就到了兩個擺攤賣門神對聯的攤子前,一行人自看起來。

唉,古代的東西是沒什麼新意的,不光是數千年來原本圖案就只有那幾樣的門神,竟連對聯都基本年年是哪幾樣,讓我真是無從下手。

算了算要了5副門神,叫小販再拿5副對聯時,大哥喊道:“芽兒,買門神就行了,對聯我和浩清哥前天在永北廳買了的,在家裡忘記給你們說了。”

“嗯。知道了。”我輕哼答了一聲,雖有些好奇,也沒問出來。從剛才說要5副門神時,就引得好些人交頭接耳了或是瞭然的眼神,現在只得趕緊的讓燕兒把門神的150文付給了一臉惋惜的小販,就先逃到一邊去了。

唉,這還只是買了和大伯兩家的大門、堂屋門、作坊大門的五副門神,要是照自然原先的計劃,把所以有門都貼上,那就得是一樣二十幾副了,不得更嚇壞他們啊。唉,還好沒有自己更敗家,不然這‘敗家女’的稱號就更出名了。

一群人逛著逛著,便因興趣愛好不同而分成了幾行人,相互打了招呼後,分配好要採買的後,分隊各自逛了起來。

吃食點心自是少不了的,老孃讓幫忙給外公外婆買的年禮也買了,燕兒搶著就獨自往鋪子裡送了回去,而我和梨花兩人就在集市上逛了起來。

“芽兒,看那個。”表姐拉起我就走到了個賣飲品的小攤前,開心的看起了琳琅滿目的小飾品,什麼頭繩、耳墜、頭花、手鍊、頭巾。。。。。。顏色雖只有兩三種,但卻是什麼樣式都有。但一面成人巴掌大的小銅鏡直接吸引了她的目光,可一問,那本就不太歡迎我們的小販竟說要600文,嚇得表姐趕緊放下了。

看著小販那一副自以為是的瞭然目光,我氣得拉了表姐就走。見她還連連轉頭去看,我忙指著前方几米遠處道:“看,那還有一家呢,東西可多了,咱們去看看。”才是又轉移了她的注意,歡喜拉反牽了我快步跑過去。

這家攤主是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見我們走來就一臉的笑意,他賣的東西和剛才那家卻是差不多的,銅鏡也有一面,還要比之前那塊大了一圈,直徑有十幾厘米大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