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據“歷史學家”們估計,這場慶典共耗銀一千多萬兩,相當於清政府歲入的六分之一,足以再裝備一支“大清帝國海軍”!
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這次慶典的經費來源,並不是出自國庫。有清一代,對於國庫收入的記載,最為詳盡,當時的國家收支,大體上是平衡的,每年的結餘都不多,到了年底,國庫若能有二百萬兩銀子左右的結餘,便已經是好年景了。如果這場慶典真的花費了一千萬兩銀子的話,是國庫萬萬所無法承受的。而且從戶部的收支檔案記載來看,並無關於慶典花費的任何記錄,也就是說,這些花費,並不是出自於國庫。也不可能出自於國庫。而前論者所說的什麼“邊防經費”和“鐵路經費”,並無此類開支專案,只是別有用心者的捕風捉影和虛妄之談。
第三百九十七章藉著園工修鐵路
當時正值1874年年末,雖然大清帝國成功的擊退了日本對臺灣的入侵,但一向為****所輕的東海小國日本竟然僅憑著幾艘鐵甲兵艦和幾千使用西方武器的部隊,竟敢窺伺****疆土,對中國朝野的刺激可謂極大。而正是在這種強烈的刺激下,大清帝國很快開始了第一次海防大籌議,而之前一直為國內保守頑固勢力所阻撓的鐵路、電報、造船、採礦等一系列對********發展至關重要的事業,也都得以藉機興辦起來。
這些事業的興辦,從時間上說,正是在慈禧太后萬壽慶典之後,何來從什麼“邊防經費”、“鐵路經費”中“提用”、“騰挪”之說?
實際的情況則是,因為臺灣之役剛剛結束,軍費開支浩大,為了節省開支起見,慈禧太后下令慶典儘量從簡,是以在1874年的萬壽慶典中,諸如“點景”、“修葺街面”等項,全都取消了,除修“天地一家春”耗銀一百餘萬兩為大宗之外,整個慶典的花費,據部分學者查閱清宮內務府檔案詳細考證,當在三百萬兩白銀左右。
而這三百萬兩白銀的來源,主要出自“京外統籌”,即各地官員及商民的“報效”。
根據內務府檔案的記載,各省“報效”的數額如下:
直隸:20萬兩。
江蘇:20萬兩。
江西:10萬兩。
安徽:20萬兩。
廣東:20萬兩。
廣西:20萬兩。
福建:10萬兩。
浙江:20萬兩。
四川:40萬兩。
湖北:20萬兩。
湖南:20萬兩。
雲南:5萬兩。
貴州:5萬兩。
河南:5萬兩。
山東:5萬兩。
山西:10萬兩。
陝西:5萬兩。
甘肅:5萬兩。
東北各省將軍:20萬兩。
此外還有:
臺灣商民感恩報效銀:4萬兩。
琉球王尚泰進獻銀:6萬兩。
雪域衛藏****班禪進獻銀:10萬兩。
康藏眾土司頭人進獻銀合計:20萬兩。
山西殷商喬家(喬世庸)報效銀:10萬兩。
湖州殷商席家(席正甫)報效銀:10萬兩。
雲南殷商王家(王熾)報效銀:10萬兩。
海外殷商陳家(陳廷軒)報效銀:10萬兩。
海外殷商潘家(潘仕成)報效銀:10萬兩。
海外殷商盧家(盧仲恆)報效銀:10萬兩。
以上合計:380萬兩。
這些“統籌”和“報效”,才是慈禧太后1874年萬壽慶典的真正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為左宗棠倚重並向朝廷舉薦表彰的“紅頂商人”胡雪巖,沒有給這一次的太后生日慶典出一分錢。
看到這長長的帳單,有人會問:花費這麼多金錢,舉辦這樣一場鋪張浪費的慶典,有必要麼?把這些錢省下來,用於救濟百姓,或者興辦實業,豈不是更好?並由此得出結論:在日本剛剛入侵臺灣未能得手之際就大搞特搞慶典,那麼清王朝的覆滅,就是命中註定的事情,也是獨裁王朝不能逃避的輪迴。
對於這樣的問題,可以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偽命題。
很多歷史學家都這樣認為,慈禧搞萬壽慶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顯示大清王朝“同治中興”的光環,此前大清王朝在風雨飄搖中度過了將近200多年,到19世紀下半葉,國力已經大不如前,儘管有像曾國藩、文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