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9部分

來,可以說不值一提,但面對亞洲大陸上那個腐朽沒落的鄰居,卻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他原來的設想,是臺灣之役,最壞的結果,也就是海軍保護陸軍撤回日本本土,但他沒有想到的,是海陸軍竟然全部被中國軍隊消滅!

“國與國之爭,真的不能冒險啊!……”伊藤博文自言自語的說道。

現在的他,對當初沒有阻止甚至縱容了山縣有朋和西鄉從道的軍事冒險的行為,感到無比的懊悔。

因為這冒險的代價,不但是五六千日本海陸軍將士的性命,很有可能將賠上日本的國運!

想到自己這一次所肩負的使命,伊藤博文禁不住打了個寒噤。

他這一次出海的目的地,便是中國。

“攝津”號上搭載的,便是這一次日本官方的和平外交使團。

在確定了儘快和中國議和的決策後,明治天皇便多次召開御前會議,商量派出使團前往中國求和的事,以及如何與中國議和的問題。作為政府首腦,大久保利通的態度顯得十分為難,他認為“清國政府很可能會提出割地賠款的苛刻條件”,對於割地,大久保利通乾脆採取了迴避的方式,隻字不提,只是說“如果清國政府提出的賠款數額過多,日本的財政將無法承擔”。大久保利通的話讓明治天皇很是惱怒,見到勢頭不妙,掌握財政大權的大隈重信趕緊接過了話頭,表示只要能夠不割地,再多的賠款大藏省也有辦法籌措。但是西園寺公望和伊藤博文都認為,中國方面很可能會提出割地的要求,如果不答應,很可能會引發全面的戰爭,還是應該做好相應的準備。

這一次的御前會議沒有什麼結果,而且使得明治天皇過於憂慮,竟然病倒了。但隨後他勉力起行,再次召開御前會議,商量議和的問題。這一次大久保利通表現得很是積極,他要求親自前往中國談判,並帶上精通國際公法的一大隊專家,準備利用中國方面不瞭解國際公法的這一弱點和“番地無主論”,“爭取不需要向清國割讓土地”,甚至力爭“不需要向清國賠款”。見到大久保利通說得很有道理,似乎有不割地賠款的把握,明治天皇十分高興,連病勢看上去也好了許多。明治天皇接著對大久保利通勉勵了一番,詢問使團成員還需要誰,大久保利通當場邀請伊藤博文和西園寺公望同去,伊藤博文當場應允,西園寺公望也表示了同意,但大隈重信認為“清國人不喜歡和年輕人打交道”,認為西園寺公望雖然在日本身份尊崇,但太過年輕,害怕他去後會受到輕視,有損日本貴族的尊嚴,並舉了柳原前光在北京碰釘子的事,建議請木戶孝允和西鄉隆盛出山,明治天皇也表示了同意,並請伊藤博文去做已然解職賦閒在家的木戶孝允和西鄉隆盛的工作,讓他們出任使團成員,一道前往中國談判。

伊藤博文領命後,先去請木戶孝允出山,木戶孝允慨然允諾,絲毫沒有計較前嫌和個人聲譽的意思,明治天皇聽到伊藤博文的回報後十分欣慰,立刻任命木戶孝允為外務卿兼任文部卿,並召他進宮,親自予以勉慰。

接著伊藤博文便親筆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長信,派人火速送到了鹿兒島縣,請西鄉隆盛出山,但西鄉隆盛的回信卻令他失望,西鄉隆盛以“病勢沉重,難以遠涉重洋”為理由,拒絕了他。

由於時間緊迫,在得知西鄉隆盛拒絕出山的訊息後,明治天皇便下令使團出發,並將海軍碩果僅存的一艘西洋炮艦“攝津”號撥給了使團乘座。

但在“攝津”號出發後,伊藤博文左思右想,還是希望西鄉隆盛能夠藉此機會復出,於是便和大久保利通等人商議,建議去一趟鹿兒島縣,當面見見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戶孝允都表示了同意,大久保利通甚至還開玩笑說,如果西鄉能出馬,這一次就是“三傑合出”了,日後必然是“千古佳話”(他這是巴不得陪靶當“清探”的人多一個)。

於是,出海後“攝津”號便全速駛往鹿兒島縣了。

在前往鹿兒島的途中,伊藤博文等人並沒有閒著,而是日夜討論關於談判的細節,初步定下的方針是以“臺灣番地無主”和“清國曾允諾日本可以出兵”為理由,利用國際法和中國方面爭辯,儘量爭取不割地賠款;如果這一階段辯論失利,則將出兵的責任推給西鄉從道等死人的“暴走”,辯稱日本政府沒有責任,以求不承擔發動戰爭的責任。如果這一階段目的仍然達不到,實在非要割地賠款不可,則將琉球問題推出來,以“承認琉球為中國屬國”為讓步,並可以給中國少量的金錢或物質補償。同時在談判的過程當中,儘量透過“蒙那肯”號事件,把美國人拉進這趟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