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專家啊,一句話就能害死人。張辰就笑道:“馬前輩,他說的是沒錯,但那是指明晚期的宮廷傢俱,因為皇帝的個人喜好和當時社會的流行文化不同,所以那時候的宮廷傢俱都是以漆器為主的。可也不能說讓民間也全按著皇帝家裡的喜好來啊。”
張辰又指了指桌子束腰處的浮雕,說道:“您看這束腰,這樣的纏枝蓮紋在清早期是幾乎沒有的,清早期國家初定,經濟也不景氣,人們還沒時間講究藝術方面的東西,那時候的紋飾沒有這麼精緻,而且都是有些瞌睡的樣子。再者清早期的黃花梨傢俱都是官辦,專供皇家使用的,也不會出現這麼簡單的紋飾。我認為,這的確是一件明晚期的物件。”
馬三立聽張辰一說,也就明白了,心裡還在怪那位說明晚期沒有黃花梨傢俱的老王,連具體問題出在哪裡都還沒清楚,就說的那麼肯定,要不是張辰能說出問題所在,這玩意兒還真就得當清早期的了。
張辰又開始看下一件,這一件是因為雕刻的圖案被定為明代,其實是一件明末清初的東西,鑑定者還是那位老王。
張辰問清楚那位老王的鑑定之後,就說道:“其實關於這對大櫃,他並沒有完全說錯,但也沒有完全說對。”
這句話讓所有的人都有些聽不懂了,店裡的服務員、馬三立的徒弟,包括馬三立自己都不明白張辰這話是什麼意思。張芷蘭和張湄張沐兩姐妹也是一頭霧水,怎麼就叫又對又錯,也不對也不錯呢?
寧琳琅倒是在看了這對大櫃之後,對張辰的說法有了那麼一點明白了,就問張辰:“師兄,你的意思是不是說這對大櫃只是在形式上屬於明代,但是本質上卻不是明代的,那就是明末清初了?”
張辰看著寧琳琅笑了笑,這丫頭越來越厲害了,說道:“你說的不錯,這對大櫃的年代應該是在清早期順治年間左右。馬前輩,您來看,這對大櫃上面的雕刻是明代裝束不假,這雕工也非常的精美,應該是明皇家造辦的。但是您看這些熱帶植物雕刻,這些本不該是出現在皇家器物上的東西,卻偏偏出現了。所以說這應該是南明時候的東西,是永曆帝逃到滇緬那會兒的。”
馬三立真的是服了,笑著說道:“細節處見成敗,小張,我老馬今天真是服了。”
張辰並不以為這算什麼本事,只要細心誰都能做到,笑著說道:“馬前輩您太抬舉我了,咱們還是看下一件吧。”
第三件是一隻暗八仙的多寶閣,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只是在是否宮廷傢俱上邊有些出入,張辰看過之後也給馬三立指出了細節,證實這是一件民用傢俱。
告辭了馬三立,張辰決定在市場上轉轉。張沐在經歷了剛才的現場鑑定之後,更是下定決心要入這一行,張辰要逛市場她是絕對的支持者。張芷蘭或者寧琳琅都是以張辰為驕傲的,張辰表現的越好他們就約開心。張湄則是覺得這個表弟還真有兩下子,看他剛才一副專家的派頭,被別人敬著,也為他高興。
張辰左手拉著寧琳琅右手拉著母親,後邊還跟著姐妹倆,在這潘家園市場裡倒也很惹眼。不少的攤販都招呼他看東西,估計是把他當成帶著家人來看熱鬧的了,四個女人穿著打扮都很講究,一看就是有錢人,這樣的人可是最好的顧客,錢多又好騙,最後現東西不對也會礙著面子不好意思說出來。
可他們今天偏偏就打眼了,這位是真正的火眼金睛,騙了誰你也騙不了他。很快,一個跟屁蟲就蹭上來了,要給張辰推薦寶貝,張辰沒空搭理他,直接跟他說:“你要是真有空不如去糊弄糊弄外國人,老盯著自己人有意思嗎?就沒見過你這麼大年齡的跟屁蟲。”
這位知道遇見行家了,也不吭聲,扭頭就走了,張沐有些不解,寧琳琅就告訴她剛才那個人在古玩行裡就叫做跟屁蟲,又給她講了跟屁蟲是怎麼回事,逗得張沐咯咯直笑。
張辰走著走著就看到一個攤子上有一件不錯的東西,一隻道光年間的青花梅瓶。張辰就走過去蹲在攤子前面,拿起那隻梅瓶看了看,問那攤主:“老闆,這玩意兒怎麼賣啊?”
攤主很利索的報了價:“五十萬,少一分不賣,那可是光緒年的官窯。”
得,這地攤上也開始釣魚了,這麼高的價錢人家就是沒準備賣啊。張辰笑了笑,說道:“您眼看就能自己開店了吧,買賣做到這份兒上,應該上一個檔次了。”
這就是規矩,你問了價人家也給了你價錢,不管買不買,你得還個價。當然張辰明白他的意思,不還價問這麼一句也沒問題,這就是在告訴對方,這買賣沒法子做,我也知道你是釣魚的,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