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部分

中忐忑。

二太太接過大太太管家權柄,趕緊請了好太醫來給老太太和大太太診治,一時之間楊府裡裡外外都是藥味。雨瀾也忙碌起來,每日奔走與松鶴堂和怡寧居之間,侍候完老太太侍候大太太。

雨瀾一直想要找個機會去毓慶宮看看雨馨竟也沒有時間。太后治喪才剛剛開始,朝中又一連發生幾件大事。等來等去突兀人沒有率先發動侵略,反而是陝西先亂了。這幾年陝西一直鬧災荒,今年尤其厲害,真正是赤地千里,路有餓殍,死人無數,朝廷派了數位欽差前去賑災,結果大半賑災糧米都被各級貪官汙吏貪墨,流進老百姓口袋裡糧食是十不足一。先是陝北白諸縣數百農民殺死知縣,揭開了起義序幕。陝北巡撫得報後,因為害怕朝廷怪罪,竟充耳不聞,沒有將起義軍消滅萌芽狀態。

他帶著人去剿匪,哪知道越剿越多,很起義軍就發展到近萬人,巡撫見再也瞞不下來,只好派人八百里加急上報朝廷。一時滿朝皆驚。正統皇帝急忙召集內閣重臣和兵部尚書五軍都督等人召開御前會議,後議定派遣重臣,總督陝西、甘肅、延綏、寧夏軍務,全權負責剿匪事宜。

章程議定了,人選卻一時選不出來。三邊總督職權頗重,手握兵權,太子也好,趙王也罷,都想把自己人手安排到這個位置上。皇上對於兒子和大臣全都放心不下,一時委決不下。

軍情緊急,實刻不容緩,楊培實連夜遞牌子求見正統皇帝,請皇帝緊急召見葉邑辰,請晉王爺推薦帶兵人選。楊培實這也是抱著負責態度向皇帝提出建議,要知道他雖然精於內政,畢竟對於行軍打仗比較外行,晉王爺西北數年,對於當地環境和將領能力都有很深瞭解,自然很有發言權。

老太爺雖然與葉邑辰有點私怨,關鍵時刻卻是公私分明。就連太子叫他向皇上推薦人選,楊培實也委婉拒絕了。如今他打上了太子黨標籤,行事越來越感到掣肘了。

皇帝又真心不願意葉邑辰再牽連進來,增加他威望,實是委決不下。

當晚,皇上駕臨景陽宮。

皇上已經有一段日子沒來景陽宮了。慧妃一身素服,頭上不帶半點珠飾,竟說不出淡雅出塵。小王爺葉敏昭也是一身縞素,兩隻眼睛腫得像是水蜜桃一樣。皇上對這個小兒子並不是太過重視,見了葉敏昭樣子不由微微有些心疼,將他叫到身邊,十分和藹地問了問他功課情況。

葉敏昭對答如流。皇上一時是歡喜。

葉敏昭見皇上眉峰一直沒有舒展開,不由問道;“父皇,您有什麼煩心事嗎?”

皇上摸著他頭道:“你現還小,朝廷上事情你不懂!”

葉敏昭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道:“兒臣是不懂。不過母妃一直教導兒臣,叫兒臣長大了不但要做像父皇一樣純孝之人,還要做一個能為父皇分憂純臣。長大了,兒臣便只聽父皇一個人,父皇叫我去幹什麼我便去幹什麼!”

皇上摸著他腦袋手停了下來,心裡反反覆覆地咀嚼著“純臣”這兩個字。橫亙心頭多時心結竟有豁然開朗之意。

皇上心內有了三邊總督人選,只景陽宮吃過飯,便急急去了御書房。母子兩人送走了皇上,回到正殿裡頭揮退了底下宮女太監,葉敏昭畢竟年紀小藏不住事;“母妃說得果然沒錯,我越是表現得對太后死傷心難過,父皇就越是憐惜我!”小王爺葉敏昭一向不討太后歡心,每次太后賞賜東西他拿得都是差份例,倒不是葉敏昭不聰明不可愛,就是因為他母妃出身太低。太后是個規矩人,重就是出身,這也能從她扶持葉敏舒當上太子看出一二。

葉敏昭就和這個皇祖母不怎麼親近,老太太去世了他也並未感到如何悲痛,慧妃卻看得明白,皇上對於這位嫡母感情非比尋常,便告誡葉敏昭皇帝面前一定要表現得悲痛萬分才行。葉敏昭本就聰明,又宮裡健健康康活這麼多年他也是個百精百靈。對於爭寵取悅父皇重要性當然還是知道。今日做起來,效果果然不錯。

葉敏昭又道;“父皇孝順太后這我理解,可母親為什麼要讓我說剛才那一番話?什麼純臣純孝,繞得我頭都昏了!”

慧妃娘娘嘆了一口氣:“皇兒,你也不小了,母妃不能陪伴你一輩子,有些路,需要你自己去走!有些事,得需要你自己去悟!”

……只有選個兩邊都不靠純臣,太子和趙王勢力才不會膨脹得太,你也才能有一絲機會問鼎那張龍椅!

皇上回到乾清宮立刻便宣了左都御史姜越入宮,一番奏對之後,皇帝當即宣旨,任命他為三邊總督,即刻啟程奔赴陝西。

三邊總督人選出爐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