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三房的人沒出息,一個個腦筋都不清楚!王氏可是很清楚,謝家出了一個謝皇后,百年之內就絕不可能再出第二個。想當初太子初選太子妃,她便看準了自家女兒若真送去了東宮也必定為妾,才連夜與國公爺商量,給女兒火速定了與太傅家的嫡長孫周博雅的親事。如今暫不提周家如何,顯然他們這個決定是做對了。思思與周家定親沒兩日,聖上的聖旨便送達了宋家。太子妃一早便定下了工部尚書嫡女宋明月,選妃不過是走一道程式。不過謝家如此知情識趣,陛下太子心中卻十分滿意。覺得謝家人聽話,這般對謝府的態度也日益溫和,有時還要讚一句謝家人淡泊。經了這一遭,王氏對謝家權勢滔天的認知,就有了些深刻的理解。知道謝家的聲勢已夠了,若不想從此由盛轉衰,加緊了尾巴做人才最為緊要。王氏此時聽著謝家三夫人諂媚又暗藏王婆賣瓜的話,只覺得啼笑皆非。她這妯娌,眼界委實過於狹窄了。太子妃端莊賢淑,深得皇后娘娘喜愛。加之膝下已經生下一子,地位早已穩固。東宮裡頭,顯然不會留什麼好位置給五丫頭。此時就算擠破頭擠進去,撐死了一個良娣。這身份說得好聽點兒是儲君內眷,難聽點,不就一個妾?既是為妾,身份高低有什麼區別?不一樣在大婦眼皮子底下求生存?有什麼好?如此想著,王氏卻是挑了一眼被推出來的謝五。只見這往日文靜少言的姑娘低低地垂著頭,似乎被她母親明裡暗裡的一番話給羞憤得頭抬不起來。王氏心裡連連搖頭,五丫頭是個明白人。謝五真是惱死自己母親了!她已然不知說了多少遍自己不想入東宮,不願入東宮。可她的母親被權勢糊了眼,四處蹦躂著要將她塞進太子表哥身邊。說句不好聽的話,謝五覺得太子表哥的眼裡素來只看得到謝思思這一個正經表妹。她們其他幾房姑娘在他眼中,名字叫不出來也就罷了,說不得連臉都記不住。就這麼點兒情分,她母親也好意思說她往後一定會受寵?謝五此時只想哭,羞愧也欲哭無淚。她為何不生在大房呢?若能有國公夫人那樣慈和又明理的母親,她便不會蹉跎到十六歲還未出閣。宋明月坐了半日,茶水都灌了一肚子,這謝家三太太完全聽不進去。就是在自顧自地絮叨謝五的性子有多溫順聽話,針線活有做得如何如何。話裡話外,就是要宋明月給開個方面之門,好叫謝五能不用太費勁就中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