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的交匯處,同南下的“曼施坦因戰術叢集”(主力是第10裝甲師)會師。
完成會師後,維斯瓦河西南,布楚拉河以西和以北的波軍叢集(由波茲南集團軍主力、濱海集團軍一部、羅茲集團軍一部拼湊而成)就完全陷入了包圍。根據空軍偵查,這支波軍的人數很可能超過15萬。
在華沙東南約90公里的拉多姆,波軍之前的總預備隊普魯士集團軍殘部(他們已經在皮利察河東岸被打敗)也被第15裝甲軍團團包圍。
在南線,喀爾巴阡集團軍的防線也已經崩潰,該集團軍被德軍第14集團軍的步兵和斯洛伐克軍隊分割包圍,全軍覆沒不過是時間問題。
而在北線,波軍莫德林集團軍也節節敗退,大部被殲滅,一小部分部隊退到了華沙東北的納雷夫河南岸同新組建的韋什科夫戰術叢集會師,暫時依託納雷夫河建立了一道非常單薄的防線。不過這樣的防線根本抵擋不住德軍第三集團軍和第19裝甲軍(由北方集團軍群掌握)的攻擊。
另外,原本部署於東普魯士東南的波軍納雷夫戰術叢集,現在也開始向南轉移,目的地很可能是佈列斯特要塞或盧布林。如果現在動用第19裝甲軍進行追擊,消滅納雷夫叢集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西線的情況並不算吃緊,”赫斯曼拿著電話聽筒說,“荷蘭人還在拖延,英法聯軍也需要一些時間進行調動。現在將第19裝甲軍西調是因為波蘭戰役的目標已經基本達成。”
“什麼?基本達成?”博克上將彷彿吃了一驚,“可是波蘭人還有許多軍隊,華沙城也沒有佔領啊。”
“暫時不需要佔領華沙,”赫斯曼說,“第三集團軍應當從目前的戰線後撤,逐步退回東普魯士;第四集團軍、曼施坦因叢集應當在維斯瓦河以東作戰。在殲滅或驅逐波軍波茲南叢集和普魯士叢集后,南方集團軍的戰線也會向西和向南收縮。”
“大將,我不明白,我們為什麼要怎麼做?”博克上將追問,“難道我們要和波蘭展開談判?”
“談判已經在秘密進行了,”赫斯曼在電話裡告訴馮。博克,“目前我們的立場是恢復‘1918年條約’中的波德邊境,同時還要在原奧屬東加利西亞駐軍,並不考慮滅亡和吞併波蘭……”
波蘭當然是要吞併的!但是沒有必要歇斯底里地嚷嚷,弄得波蘭人和你拼命。有什麼必要呢?歷史上怎麼樣吞併的,赫斯曼不管,反正現在這個時空,德國完全沒有必要那樣吃相難看。
這次利沃夫發生的事情多好啊,烏克蘭人民哭著喊著要德國來吞併,這才是王霸之氣啊!
所以赫斯曼在“利沃夫事件”發生後,就立即和施萊徹爾、希特勒通了電話,確定瞭解決東線戰事的最新方案:
一、目前不考慮滅亡波蘭和佔領華沙——那樣只能便宜了斯大林。如果德軍拿下華沙,同時又拿下波蘭本部,那就意味著波蘭聯邦的滅亡,東線的波軍將喪失抵抗蘇聯的鬥志。這次斯大林在對波蘭和英美宣戰的問題上耍了德國一把,那麼德國自然也不會把波蘭完全打趴下再讓蘇聯舒舒服服吃肉。
二、以《佈列斯特條約》規定的蘇俄西部邊界線為佔領西烏克蘭的軍事分界線。以西由德軍完全控制,以東由烏克蘭防衛軍控制。
三、德國不參與烏克蘭防衛軍的抵抗活動,但可以開放西烏克蘭以接受右岸烏克蘭難民——現在是難民,幾年後說不定就是對蘇聯充滿仇恨的國家社會主義好戰士了!
四、德國目前不吞併西烏克蘭,而是以軍事佔領的形式實際支配西烏克蘭,等待蘇聯和波蘭的戰爭分出勝負後,再舉行全民公投——這是為了給波蘭人一點幻想。
五、同波蘭展開和平談判,先提出以“1918年波德條約”為準確定西部邊界並且佔領全部立陶宛。同時德國提出佔領西烏克蘭直到蘇波戰爭結束,以及在波蘭被蘇聯擊敗時佔領布格河以西的波蘭全境,以避免波蘭被蘇聯完全佔領。德國對波蘭和西烏克蘭的佔領將維持到世界大戰結束。
六、德國保證在未來的蘇波戰爭中保持中立,不會支援蘇聯,同樣也不會支援波蘭——因為蘇聯沒有履行對波蘭開戰的義務,所以德國不會替蘇聯消滅所有的波蘭軍隊。但是之前瓜分波蘭的分界線依然有效。德國不會佔領屬於蘇聯的土地!
這就是赫斯曼的路子,佔領也佔領的堂堂正正,要讓人心服口服。
當然赫斯曼這麼個做法也是考慮到波蘭軍隊其實還有些實力。光是在西線,波軍至少還有波茲南集團軍、華沙集團軍、盧布林戰術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