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能多到支撐起整個青龍軍工全力進行生產製告所需的能源呢!此刻聽趙月兒這麼一說,心裡湧起了即如釋重負,但又頗為失落的複雜感覺。
趙月兒接下來的話卻讓燕飛與韓信的精神又一次繃緊了。
“根握我的預算與計劃,這處地下河瀑布要改建成水電站,將其中的水利能源轉化為工業用電,將會投入三萬次人工。”
“三萬次人工?”
韓信對這類龐大的資料猶為敏感,可能是因為他身為元帥手握大軍的緣故,此刻驚呼著。
一次人工,便是正常工人一天工作十小時,三萬次人工,相當於三百名工人,要每天工作十小時,連幹一百天。
以如今燕楓戰部人力人工緊缺的現狀,想要抽出三十名多餘人工進行其他工作,都極為不易,根本不可能抽調出三百名人工,就算是三百名人工,做完這項地下河水電工程,也需要一百天,三個多月。
這麼久的時間,在末世這種激烈殘酷的世界,有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當然,工程所需的總人工數是死的,想要縮短時間,可以在短期內加大人工投入。
可是,連三百人工都抽不出來的燕楓戰部,如何加大對這地下河水電工程的人工投入?要投多少,五百?八百?一千?這樣的人工投入,燕楓戰部又怎麼可能抽調得出來?
就算加大人工投入,一味的追求工程進度,縮短工程期限,為末世爭取時間,但管理一千人的工程,與管理三百人的工程,又是截然不同的工作。
無疑,管理一個千人工程所要面對的種種問題,遠遠多過三百人工程,讓管理者將面對更加巨大的難題,勢必又得增加管理者的人工投入。
可是管理者卻是比普通工人更加珍稀緊缺的工種。
燕楓戰部之中,多的是在末世前各行各業的翹楚精英,在末世面對倚為脊骨血髓的工業、建築等行業,大多數人卻成了無能為力,完全外行的普通小工。
普通小工中,是高階工人,高階工人中,才是真正懂行的工頭管理者,可想而知,燕楓戰部中這管理者的資源有多麼緊缺。
燕飛也從趙月兒的話裡考慮到了人力人工緊缺的嚴重問題,因此對於趙月兒提出的,地下河水電工程將投入三萬次人工的計劃,也顯得有些不贊同。
不過燕飛還是尊重趙月兒的,因為燕飛內心對趙月兒擁有著更多的愛與歉意,便預設了趙月兒的計劃,只是讓趙月兒再詳細的說一說,看看這個三萬次人工的地下河水電工程,趙月兒究竟會怎樣做,是否真的會做好?
章節目錄 620。地下河水電工程續
趙月兒知道自己提出的這個地下河水電工程,所需人力人工超出了燕飛與韓信的預計,若不能給兩人,猶其是身為燕楓戰部一號首領的燕飛一個滿意的詳細方案,證明她提出的這個工程擁有相當高的『性』價比,恐怕這個工程在沒有開始前便會被叫停。''
趙月兒又在文件夾板上另夾了一張白紙,匆匆幾筆,便畫出了一副簡易圖文,寥寥幾筆,卻盡是精髓,讓這圖將趙月兒所要表達的意思完全體現了出來,讓燕飛與韓信看了第一眼便明白了不少趙月兒的想法。
她這才道,“地下河水電工程,總工程量三萬次人工。我決定,將此工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基礎階段,核心階段,收尾階段,分別為一、二、三期工程。按這三期工程的分配方式,三萬次人工總量也會拆分為一期基礎階段工程,人工總量一萬五千次。二期核心階段工程,人工總量八千次。三期收尾階段工程,人工總量七千次。”
燕飛提了句,“月兒,你這麼分開,人工需求依舊沒減少,而且會加大管理難度。最重要的是,若不使用科學系統的並行管理,將總工程分為三期工程,還會讓工期拖長,這也不利於我們燕楓戰部。你提出的這個方案,不會如我說的這樣吧?”
趙月兒狡黠的一笑道,“人工需求,因為工程分期,變得更加精細有針對『性』,可以在不同期的工程中,使用不同水平的人工。這樣一來,雖然從資料上看,整個地下河水電工程的總人工需求沒有任何改變與降低,但實際上經過這樣的最佳化後,本工程對人工需求的壓力已降低了極多,起碼,按我的方案,可以從燕楓戰部抽調出足夠的人工。”
說到這裡趙月兒賣了個關子,沒有繼續說人工問題,轉了話頭道,“燕飛你真聰明,一下就猜到了我將工程分為三期的另一想法——並行管理!不錯,你即然說將青龍軍工的擔子交給我,那麼我就得全力以付將青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