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四十九章 畢業了

,以後咱們軍中又不只是一個馬場,你們可以較量啊!”

說到這裡,氣氛頓時放鬆了,龔伯遂忍不住笑道:“原來還是可以幹以前的事情,只是不用受限制了,我就說張相思慮周全,用不著擔心!果然如此啊!”

雪雪給了他一個大白眼,“你就別裝蒜了,剛剛臉都白了!我和也先都是有手藝的人,就你是個白面書生,出去了,沒準就餓死了。”

龔伯遂急了,“我怎麼會餓死?我修過三史,滿肚子學問,跟你們這些莽夫不一樣!”

張希孟一笑,“的確不一樣,龔先生,我打算聘請你,到我這邊,兼任一個參議。”

龔伯遂立刻點頭,“多謝張相提拔,下官必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也先帖木兒急了,“我說龔伯遂,你要點臉行不?張相還沒說幹什麼……萬一你勝任不了呢?再說了,你跟諸葛武侯差著十萬八千里,沒事往臉上貼金,不嫌害臊啊?”

這幫人你一句我一句,半點客氣都沒有。

龔伯遂被他們弄得急紅了臉,“張相,你說說,看看我到底能不能勝任?”

張希孟一笑,“也沒有什麼,就是咱們需要更進一步制定條例,明確規範……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是偏偏這又是戰時,事急從權。我剛剛說過了,指揮使負責軍務,是軍中主將,訓導員負責全面,包括對外協調……但是要怎麼協調?是單純商議,還是有權接管地方衙門,什麼級別的訓導員,能接管什麼級別的地方衙門,需要怎麼運作,經過什麼程式……指揮使要不要聯署確認。”

龔伯遂聽到這話,頓時長出了口氣,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事半點都難不住他。

說實話,作為一個有著漫長曆史的國家,只要翻一翻史冊,大約就能找到相應的辦法。

比如在魏晉南北朝,非常盛行的都督中外諸軍事,就很有意思。

這個位置通常會有使持節在前面……使持節就類似給了尚方寶劍,王命旗牌,可以臨機專斷,誅殺官吏,節制文武。後面跟著都督中外諸軍事,或者都督某幾州的諸軍事,就表明許可權,不只是軍務,也包括其他事項,都納入管轄範圍。

而到了唐朝,天下一統,都督中外諸軍事這種權臣標配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行軍大總管,再往後發展,就變成了更加平和的節度使。

但是唐末藩鎮割據,節度使權勢滔天,歷經五代之後,到了宋代,確立文官統軍,在各地設立經略安撫使司,俗稱帥司,由德高望重的文官統御兵馬。

武將通常都是聽從文官排程,只配照著陣圖,老老實實辦事,乖乖當工具人。

再到元廷,就是各種行中書省,節制一處的兵馬,統御各種事務。

一路梳理下來,就會發現,如今朱家軍有文官體系,也有武將體系,但卻卻沒有如何協調文武的體系。

在地盤小的時候,其實是不需要考慮的。

通常都是朱元璋領兵,都聽他的就是,偶爾分兵,也是張希孟負責,誰還敢不聽張先生的安排?

但是地盤越來越大,事務越來越多,光是這種臨時安排,肯定不行了。

其實也能偷懶,比如既然以戰事為主,就讓將領負責,他們統管一切。不過張希孟卻很不希望這樣,道理很簡單,這幫淮西老將,本來就沒有太多敬畏之心。在他們節制一切的權力,肆無忌憚,橫行不法,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而朱元璋又是個不揉沙子的脾氣,你犯了國法,害了百姓,咱就要殺了你!

有罪的,固然該殺,但是不教而誅還是有些欠妥。

所以提前把規矩定好,不管對誰,都有好處。

龔伯遂既然參與過修訂三史,對歷代掌故官制也算了解,讓他幫忙做這事,也算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對了,還有個事情,你們從戰俘營出來,總要有個說法。我給你們弄個結業證書吧!”

“結業證書?”

“對,就是證明你們完成了改造,獲得了重新開始的機會。”

幾個人聽到這話,不由得露出了欣喜之色。

也先帖木兒道:“張相,你看,能不能給張文貴也發一份?雖說他平時不怎麼樣,但最後他真是改過自新了。”

張希孟一笑,“這話說得沒錯,不只是要給他,還要給所有犧牲的有功將士發,不只是發,還要在這塊地方,建立廟宇,永遠記住他們的功績!”

張希孟講所有打算,和盤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