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要被像這般害人的妖精或是奸人所得,危害甚大。葉九想到這裡,今日既除掉寶華山一害,又免得天書殘頁流於奸邪,甚是高興。

碧蟾死,寶華山自然是雨停霧散,天朗氣清,葉九認明瞭山路,歡歡喜喜的往千華寺而去。

………【第十六回 深山藏古寺,覽天書殘卷】………

水流石不動,山靜雲自飛。

葉九除掉碧蟾,寶華山雨歇霧散,雲天如洗,不愧為佛道寶山,究極林麓之美、峰巒之秀、洞壑之深、煙霞之勝,四美俱,行走山間,無不令人心曠神怡。

繞過幾座山嶺,隱約深山古廟,殿宇林立,正可謂寶華山三十六峰如三十六瓣蓮花,千華寺如同蓮房靜臥其中,巧奪天工,晨鐘暮鼓,果然是極靜謐的所在。

葉九興沖沖的來到山門外,千華寺雖然是深山藏古寺,但傳說殿宇九百九十九間半,廟場極是恢宏壯麗,為佛道律宗祖庭,相傳為六朝時寶誌禪師結庵傳經,至今才有如此規模。

守山門的迎客僧是個小和尚,認得葉九,遠遠就招呼道:“阿彌陀佛!棲霞山的葉小施主,方才山間霧大,虧你怎麼尋來的。”

葉九一見是他,失笑道:“永明!你能有多大,居然管我叫小施主。方丈老禪師在嗎?”

原來佛道律宗千華寺按空德行永字輩排著,永明只是第四代的小弟子,若論棲霞山水鏡觀主和空如方丈的交情,永明小和尚只怕比葉九小了不止一輩。

但兩人都是少年心性,葉九比他還大個兩三歲,一僧一俗,素來不講什麼老規矩。

永明上前雙掌合十,笑容可掬,連連點頭道:“在!正和小僧眾位師父師叔商議著進山探尋這大霧瀰漫、無端下雨的緣由,依著老方丈說啊,定是來了大膽的妖孽,可巧你也來了,該不是你學了什麼嶗山臭道術,布雲布雨的,進我們寶華山來顯擺的吧?”

葉九笑罵道:“呸!你當我是那綠蛤蟆呀,我也是被迷霧迷了一夜,天明才尋到碧蟾藏身的洞府,親手除掉了那妖孽,不然寶華山裡能忽然轉晴麼?”

小和尚永明滿是不信的樣子,奇道:“碧蟾?綠蛤蟆?嘖嘖,葉九,小僧還當你學了什麼嶗山臭道術,原來是學會吹牛了。就憑你那兩下子還能除妖?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葉九又是好氣又是好笑,擺擺手道:“不和你閒扯,我還有要緊事要見老方丈,快帶我去。”

說罷葉九匆匆進山門而去,永明忙跟在後頭,問道:“哎哎,葉道友慢些兒,什麼事這麼著急。”

葉九一邊走,一邊回頭道:“你們千華寺訊息真是閉塞,出了這麼大的亂子,連丹徙來的妖怪都曉得了,你們還坐守空山,參禪打坐修身養性,只怕到時候連人家攻上山來都不知道。”

永明一怔,忙道:“究竟何事?”

葉九嘆道:“前些日魔道群魔圍攻我們仙道棲霞山,師父未卜先知,早早遣散了眾弟子,惟有師父蒙難,宿秋觀也被群魔燒燬,哎!”

永明大驚,拉了葉九數落道:“好你個不肖弟子葉九!你師父蒙難,也不見你披麻戴孝,莫要以為著月白緞的長衫就能代替了孝衣。”

葉九苦笑道:“師父雖然蒙難,但三魂七魄猶在,我好容易從地府的十大陰帥中的三個勾魂使手裡奪回來的,還沒死透,我披什麼麻戴什麼孝。”

永明恍然,點點頭道:“哦!你不是來報喪的啊,難道是來借錢修觀的?”

葉九不與這囉囉嗦嗦的小和尚歪纏,只是道:“差不多吧,總是善後之事,要勞駕老方丈了。”

葉九也來不及進大雄寶殿燒香拜佛,匆匆和小和尚永明過重重殿宇,往後邊來。

千華寺為律宗祖庭,山場極大,廟宇極多,修佛道的和尚僧眾也不在少數,永明問了幾個師叔和師兄弟,得知方丈見寶華山雲開霧散,又回了方丈精舍,永明好容易才領著葉九到了方丈屋外。

有道是人心方寸,天心方丈。小小的精舍,便成了千華寺老方丈打坐參禪的所在。

以前葉九隨師父水鏡觀主來造訪時,葉九回去常與師父和眾師兄弟們說寶華山千華寺廟宇九百九十九間半,空房閒房極多,偏偏老方丈獨居一丈方圓的方丈精舍,讓人好生費解。師父卻解釋道昔達摩祖師面壁十年,參悟佛法,他們律宗講求的也是參枯禪,比之仙道清苦多了。

葉九暗歎,深山古寺雖然清幽,但少有人來,這也是小和尚永明每回見了自己都十分高興的原因了。

永明立於門首,稟道:“方丈,棲霞山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