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2部分

的考量在內,否則直接起用李鴻章督率淮軍“剿捻”豈不更為省事?

李鴻章接任“剿捻”總指揮後,曾國藩所制定的穩步圍堵方略被繼承下來,並不斷見效,最終全殲了捻軍。論功行賞,曾國藩因首倡河防而被授予武英殿大學士,並調任直隸總督、取代“才具平庸”(曾國藩評價)卻官運亨通的官文。

只要腦子還算正常的官場大員都明白,對於朝廷來說調曾國藩轉督直隸,實在是一箭多雕的好棋:

作為局外人吳可看得更加清楚,平捻之後朝廷開始“問責”,官文撞在了風口之上。官文早期在湖廣總督任上就未能盡責剿捻,只是將境內的捻軍驅逐,造成局面潰爛;而在直隸總督任上,他又未能組織有效防禦。這樣的官員,雖然出身旗下,而且人際關係超好、群眾基礎極佳,但不處分不足以平“官”憤,只能將其解職。

而將曾國藩安置在天子腳下,遠離其長期生活和戰鬥、已實際成為“湘軍派官員”大本營的兩江地區,便於就近監督和控制。同時朝廷派了非湘軍出身的馬新貽接任兩江。

吳可可是聽到京城傳言,馬新貽上任前與朝廷高層進行過密談,馬新貽可能承擔了清查湘軍侵吞太平天國“國庫”的秘密使命。不久發生了馬新貽在任上被刺的大案,史稱“刺馬案”(電影《投名狀》的原型),躋身清末四大奇案之一,“湘軍派”則成為最大的兇嫌。

同時直隸總督畢竟是疆臣之首,讓曾國藩出任,也可算是酬功,有效消解他人對朝廷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不良印象。

還有經過多年的內憂外患,直隸地區官場腐敗、風氣敗壞,隨時都有可能再起如同捻軍這樣的動亂,這無疑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曾國藩征戰十七年,處理此類事件經驗豐富,並因殺人如麻而榮膺“曾剃頭”的綽號,由他到直隸實行“剃頭”,那真可謂“問直隸頭顱幾許,看老夫手段如何”。

最重要的是,曾國藩在多年的征戰實踐中,親眼見識了西洋科技的作用,並建立了包括安慶軍械所在內的一些新興洋務企業,是大清國第一波投身改革的弄潮兒,調他入京正可以借重他的經驗,以天子腳下的直隸為示範,推進朝廷已經計劃多時了的“自強”運動(洋務運動)。

而直隸的天津此時已經成為對外開放港口,華洋雜處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問題,朝廷正需要一個老成幹練的人在“內政”與“外交”兩條戰線上都蹚出一條路來,曾國藩無疑是做好人選。

朝廷將直隸作為改革的試點,由曾國藩來蹚雷,這一佈局在曾國藩赴任之前與慈禧太后的四次會談中清晰可見。除了第二次之外,其餘三次都直接涉及了直隸的改革,曾國藩表態說“臣也知直隸要緊,天津、海口尤為要緊”,並提出了“以練兵、飭吏、治河三端為要務”進行“次第興革”的思路。

從這四次會見來看,朝廷將曾國藩調任直隸,更多的並非出於“羈縻”、要修理這位“曾剃頭”,讓他一邊涼快涼快,而是“重用”,要靠他去為朝廷“剃頭”,理順直隸、尤其是天津的複雜局面。

曾國藩調去直隸,無論對朝廷還是對兩廣而言都是好事。

兩廣方面早就與曾國藩翻臉,之前各種小動作不斷都積累了不少怨氣,想要一笑抿恩仇根本沒可能,不互相拆臺扯後腿就已經很夠意思了,出兵安南這樣的大事吳可做定了,他可不願身邊多出一個專門扯後腿的傢伙來,而且曾某人的影響力還足夠驚人……

第687章風光

不僅吳可跟曾國藩關係不睦,盟友左宗棠跟曾某人的關係更加惡劣。

當初湘軍剛剛打下金陵,曾老九氣勢兇兇將城內太平天國的大部分財寶轉移,給朝廷來了個死不認帳。

結果朝廷還沒說啥或者派調查組過來,老左便扯去嗓門大吼:丫的曾老九敢吃獨食,大家一起來搞丫!

曾國藩一聽怒了,丫的左宗棠是想逼死我曾某人啊,這個樑子老子接下了,咱們以後不死不休!

這麼大梁子不是開玩笑的,曾國藩與左宗棠之間根本就沒有迴旋餘地,作為左宗棠堅定盟友的吳可,在曾某人心中有好印象才怪了。

“不用太過擔心曾某人的反對,雖說他跟咱們不是一路人,但在這樣的大是大非面前想來曾某人不會自找麻煩!”

吳可微微一笑滿臉自信,道:“不管之前他剿捻失敗是否自汙,但在涉及列強的事務上曾某人不敢胡亂開口!”

“就算他不看好咱們,也不會在結果沒出來之前胡亂嚷嚷!”

吳可眼中冷芒一閃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