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差距更是達到6倍左右。事實上,人們已經注意到,中國基尼係數的增大,與城鄉收入差距的增大有著最為直接的聯絡,而龐大的農村人口不減少,中產階層或者說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就不可能,和諧社會的建構就難免遙遙無期。
(2)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降低傳統產業結構尤其是第一產業即農業的比重,在進一步推動工業化的同時,積極發展服務業,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為中等收入群體尤其是新中間階層的出現和壯大創造條件。我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已經發生了傳統產業比重下降、現代產業比重上升的急劇變化,在1978~2002年的25年間,在產業結構中第一產業從70�5%降至50�0%,第二產業從17�3%上升到21�4%,第三產業則從12�2%上升到28�6%。但是,由於前述城市化的程序較慢,且我們的第三產業發展中資訊化的程度不夠,不但使得農民進入城市的成本和代價過高,而且也阻礙了管理者和專業技術工作者等“白領”職業比重的提高。
成長,或有待突破的困境(3)
(3)職業結構的分化是工業化的必然結果,而職業分化又必然會導致不同職業群體的收入和聲望等方面的經濟與社會差異,這是產生中間階層的重要途徑。我們已經看到,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原有的職業結構也發生了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一系列的與中等收入群體或中間階層相關的職業應運而生,如獨立執業的建築師、律師、會計師、房地產評估師、營銷人員、影視製作人、股票經營者、計算機軟體設計者以及其他型別的自由職業者。下一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