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她這樣的算得上是大客戶了。
“大爺,我就是想問問。你們這兒的花泥賣不賣?咳,我從家裡帶來了幾個陶盆兒,想種點什麼,可忘記帶泥了,所以……”禾薇向招呼她的工人師傅打了個招呼,然後直奔主題。晚上還有選修課呢,接了個電話就到三點了,餘下時間也不知道來不來得及把那三陶盆的蔬菜給種上。
“想種東西直接上這兒來挑個帶土陶盆就好了,那麼重的東西,幹啥還從家裡帶啊……”花圃工人聽她這麼說,接過她手裡的塑膠袋,挑了處肥沃的花泥地,邊掘土邊笑著說。
禾薇囧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主要是買陶盆的時候,壓根沒想起學校有花圃,這些東西不需要大老遠帶。
幸好大爺沒詳細問她家是哪兒的。要是知道她家在清市,然後特地從清市帶了三個陶盆回學校,估計會以為她犯二了吧。誰會帶個陶盆坐飛機啊?除非那東西是古董。可要真是古董,就不會用來填土種菜了。說到底,她還是犯二了,嚶嚶嚶……
三個陶盆的土分量可不輕,花圃這邊雖然有推車可以出借,但大爺看她不像是乾重活的,或者說,能來這個學校唸書的孩子,哪個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慣了的嬌小姐,能幹得了提土、推車的重活?別把胳膊折了、腰扭了才好。
左右花圃裡這會兒沒什麼事,大爺不僅沒收這點花泥費,還主動包攬了送泥業務,幫她把泥土送到四合院門口,然後由保安接手提進宿舍。
學校這方面的管理是相當嚴格的。哪怕人大爺快七十歲了,照樣秉持原則、不予通融。
禾薇於是讓大爺在四合院門口等她一會兒,領著保安把泥土提到宿舍,然後找了兩個環保袋,往裡撥拉了一堆吃食,有家裡帶來的年糕、凍米糖、蝦乾、蟹醬,也有師傅、乾姐送的水果、點心,一路小跑著回到院門口,一袋送給保安,感謝她三不五時的幫忙;另一袋塞到大爺懷裡:“辛苦大爺了,我這兒也找不出菸酒啥的,這些給您當消遣。”
大爺受寵若驚:“這怎麼使得,那點泥又不值錢……”
“不單是泥,上回您幫我挑那些個盆栽、鮮花,我都還沒謝您呢。對了大爺,這陣子咱花圃的玫瑰花還賣嗎?要是賣的話,您幫我留一些吧。”
“那好辦,我留一叢在那兒,你啥時想要啥時過來。”
預約好要買的花,送走大爺,禾薇回到宿舍開始搗鼓那三個陶盆。雖然都填上了土,但一個陶盆先空著,兩個陶盆一個準備種蘿蔔,另一個種白菜。
照大爺教她的法子,蘿蔔、白菜種子下土之前,先用溫水浸泡,這樣出芽率高。浸泡後的種子均勻撒到土面上。因為是首次試驗,還不知道奧爾星的蘿蔔、白菜是大型的還是迷你型的,萬一很大顆,撒多了豈不是長不開。所以只撒了幾顆。之後蓋上一層礱糠灰。這灰是大爺給她的,說是冬天種菜。蓋點這個灰,出芽快、菜葉肥。最後澆上水,就等種子發芽成長了。
禾薇蹲在陶盆前。喜滋滋地欣賞忙了一下午的成果,拿手機“咔擦”了幾張,順手放上微博。
很快就有粉絲冒泡了,有說自家陽臺也有種蔬菜的,發來照片和po主分享;也有說冬天種蔬菜尤其要注意澆水,別以為天冷就不用澆,但不能在早晚澆。因為怕凍土……禾薇抱著學習的心態,拿小本本一一記了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
正孜孜不倦地充實著種菜知識。宿舍門被敲響了。開門見是宿舍長,說是給她發獎勵來了。
打從抽獎抽到清潔機,禾薇的宿舍天天都是衛生標兵。
宿舍區門口的衛生檢查公佈欄,她所在的四合院評分最高。為此收到了來自學校生活部的獎勵——原生木漿衛生捲紙一提、手洗機洗二合一洗衣液一桶。宿舍長笑眯眯地讓她“再接再厲”。禾薇真是哭笑不得。
不知是小不點的媒介作用,還是“衛生標兵”的榮譽稱號讓她所在的四合院獲得了學校的表彰,又或者兩者兼有,總之,這幾天班上女生對她的態度較之元旦前熱情很多。有課時彼此探討,沒課時互相竄門,甚至還沒到週五,就開始約她週末一塊兒上街購物、看電影逛畫展啥的。
“這個週末我有約了。下次行嗎?”
週三晚上的選修課是陶藝基礎,禾薇一邊忙著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一邊小聲回應鄰座女生的邀約。
不是藉口,是真的約滿了,週六去唐家,週日要陪兄長看展覽。兄妹倆還約好看完展覽去看商鋪,真抽不出時間了。
對方和她一樣壓著嗓門回道:“那行,下次再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