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9部分

蕭爺是不是再故意報復她?

後宮中,楚帝一臉嚴峻的詢問紀太后,“皇兄臨終前,他身邊還有誰?蕭爺有沒有可能是皇兄的什麼人?他為何在意安樂王?”

“除了安樂王之外,皇兄真沒別的皇子流落民間?”

第五百九十四章

以往楚帝是不在意這些事情的,他不承認,就算當日皇兄果真有皇子送出宮外,又能如何?蕭家會為不知從哪冒出的皇子撐腰不成?

今日蕭爺的一番說辭,是不是再表明蕭家的態度?

這些事楚帝不得不深想,好在蕭越對安樂王沒有太多的關注,對先帝也只是口中恭敬而已。蕭陽教導安樂王怕還是看在其岳父顧衍的面子上,以蕭陽那般驕傲的人,連親侄子蕭越都容不下,又怎麼會主動輔佐安樂王。

楚帝更關心得是蕭爺的身份!

“母后,您好好想一想,當年我們有沒有……殘留下的人?”

先帝過世後,除了當時主動退出朝堂京城的蕭老侯爺外,先帝的親信以及扶持起來的重臣陸陸續續或是貶謫,或是消失。

畏懼楚帝的狠辣手段,朝廷上不再有任何人懷疑他弒兄奪位,不過勳貴武將心裡對楚帝還是牴觸的,楚帝也無法全然相信他們,因此才會有楚帝親征北伐的慘敗。

將帥不和打不了勝仗,君臣相互猜忌懷疑,楚帝又一意孤行,他兵敗被俘也不奇怪了,只是他那一戰打沒了英宗積攢下的家底,使之皇權旁落,養出了蕭家這樣的權臣!

紀太后為封口,後宮中無聲無息消失的人更多,其中大部分侍奉過英宗的妃嬪,女官以及宮女內侍被逼為先帝殉葬。

原本英宗在位時已經廢除殉葬制度的,可紀太后想著越過孫子扶小兒子登基,只能用殉葬滅掉先帝的人。

“哪裡還有留下的人?都死了!他們都死了!”

紀太后面色略顯蒼白,精力不濟,最近一段日子她時常夢見大兒子來看望自己,原本是很高興的事,可長子默然和仇恨的目光讓她很是不好受。

她的確有私心,也偏疼小兒子,國賴長君,英宗的皇子年歲最大的不過七八歲,怎能把朝政教到孩子手上?

“皇帝不必疑心蕭爺的身份,該死的都死了,即便有僥倖逃脫也不會去蕭家……”

紀太后望著暴躁又多疑的小兒子,不由得想到驚才絕豔的長子,長子無論何時都很冷靜,從不讓她擔心,她能從坐到太后的位置,還是長子登上皇帝位置後冊封而來的。

可惜長子太過冷靜睿智,根本不讓她插足朝廷,連國戚紀家都不肯提攜照顧,只讓她在慈寧宮容養,她又豈會甘心?

大事管不了,她為自己孃家和親族謀劃點好處還不成?

紀家在先帝手中過得很憋屈,楚帝登基後,紀家才重新富貴尊榮起來,後來紀太后在姜氏的幫助下守住京城,又採納姜氏的建議以金銀等貴重物品換回楚帝,楚帝為表孝心,甚至准許有一支聽命紀太后的衛軍常住皇宮。

楚帝雖然沒有英宗厲害,但卻比長子孝順得多。

紀太后起身拽住不停踱步的楚帝,讓他重新坐下來,慈愛一般的輕撫他的額頭,低聲道:“就算蕭爺是你皇兄的舊臣又能怎樣?你才是國朝的皇帝,又不是沒有皇子,我看七皇子他們就很不錯,你不如早早冊立太子,也好穩一穩人心。”

冊太子?!

楚帝有一絲的異動,猶豫半晌才道:“皇后還在寺廟裡清修,如今長成的皇子都又生母,冊七皇子為太子的話,他生母有該如何封賞?朕不打算再廢后了。”

況且他對秀兒很有感情,對後宮其她女子都不一樣的。

“先冊太子,生母封個皇貴妃不就是了?秀兒一貫懂事,又事事以你為主,她不會計較這些的,先冊太子站住了位置,以後她若能生下一兒半女的,咱們再看看那孩子的資質。”

紀太后明白楚帝並非對趙秀兒有多深情,只是需要一個說服他的理由。

“皇帝啊,還是應該以國事為重,您也不年輕了,你皇兄,你父皇都是染了疾病去的,倘若你皇兄當年立了太子,皇位未必就能落在你頭上。”

“母后,容兒子再想一想。”

“皇兒若不好同皇后開口,這個惡人哀家做。”紀太后得了七皇子的好處,自然會盡力把七皇子扶上太子的寶座。

七皇子已經保證過,只要他做太子,紀家的地位還會提高,而紀太后的地位也不會改變。

“明日哀家就去寺廟裡看看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