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風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看不到這球的飛行軌跡的,除非他腦後長眼睛。
每一個現場的球迷都站了起來,期待著羅海風的精彩表現,雙方的替補席上也沒有坐著的人,都想看看羅海風會怎麼處理這個球。
最緊張的還是電視機前的中國球迷,他們都屏住了呼吸,大氣都不敢出。就怕一不小心就錯過了羅海風的精彩時刻。
羅海風可不管大家怎麼想的,他在大步邁到第二步的時候已經進了三秒區一點,右腳一瞪,把全身的力氣作用到腳上,一用力,整個人就像裝了彈簧一樣彈了起來,彈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最讓人覺得驚訝的是他居然在空中轉身……在跳起的剎那他的身子就已經扭了回來,面色傳球的納什,他的空中轉體動作非常優美,身體非常舒展,就像一隻在空中起舞的天鵝,讓人覺得優雅而自然……
納什還是低估了羅海風的彈跳,羅海風身子還在往上拔的時候納什的傳球就已經往下墜了。羅海風不慌不忙的伸手將球撈了下來,利用超強的空中滯空能力將身子穩在空中,而觀眾一點也不覺得奇怪,覺得這好象本來就應該這樣似的,而羅海風停留在空中的這個動作在大家眼裡就像一幅畫,一幅靜止的山水畫,但很快羅海風就把這個靜止的畫面打破了,雙手抱球虛放了一下腰間,突然用更快的速度伸到頭頂,雙手一扭,身子不動,抓著籃筐就是一個反扣……
體育館裡除了掌聲和尖叫聲基本上已經聽不到別的聲音了,每一個觀眾都為羅海風精彩的表現而動容,紛紛站立叫著羅海風的名字,而現場的攝象機和轉播鏡頭也一一對準了那些高舉著“羅海風,真棒。”“羅海風,你是最好的”之類標語的球迷,當然更少不了每場主場比賽都穿著9號球衣坐在前排的那些女球迷,她們眼睛都快成心型了,尖叫聲也是最響亮的!
而在電視機前的中國球迷則感觸最深,他們的反應倒沒有現場球迷那麼熱烈,一方面是文化底蘊不同,二來都已經驚呆了,只是呆呆的看著電視螢幕……只是看電視螢幕而已,他們的心神還是深深的沉浸在剛才羅海風那記空中接力反扣上!真是太漂亮了,好多人心裡突然冒出了一句廣告詞——動靜皆風雲。
以前看扣籃只能是看外國人扣籃,在國際大賽中除了姚名能扣幾個籃之外,另外幾個中鋒都更喜歡在外圍遊弋,而中國的其他球員可能是彈跳方面的原因更是很少扣籃,就算有幾個扣籃也都是軟綿綿的,而且中國球員從小就訓練的紀律嚴明,講究的是集體和紀律,而不是個人表演和發揮,有很多空籃的機會大家都會選擇上籃而不是去扣。
從教練和戰術方面講這是正確的,但觀眾並不買帳,因為觀眾要看精彩的比賽、更需要激動人心的場景和畫面。一個個精彩和令人熱血沸騰的畫面已經成為了大家的最愛,連體育頻道都順大家的意,在每天晚上6點的體育新聞中播出一天裡的NBA五佳球,這五佳球雖然講的是全方位的,其實最多的還就是扣籃,羅海風上次那個隔著奧卡福扣的已經入選過一次了,今天這個不出意外的話又能入選了,這已經是很少見了,要知道姚名上個賽季才入選過兩次,這個賽季更是一次都沒有哦!
就因為大家喜歡看扣籃,所以對那些扣將也越來越偏愛了,像國家隊的易簡練,其實易簡練的中投確實不是很好,而且狀態也不是很穩,但是他的彈跳好有朝氣,更是逮到機會就去扣籃的人,所以大家對他也特別喜愛和包容,都說要把他送到NBA來鍛鍊幾年,可千萬不要在國內的CBA中給糟蹋了!
“飛人。”這是在所有中國人心裡共同閃耀的一個名詞,他們想把這個名詞強加到羅海風身上,讓羅海風也成為“中國飛人”“東方飛人”讓中國也圓一把飛人夢,先不論羅海風是不是想要這個外號甚至他還根本不配這個外號,其實“中國飛人”早就出現過,97年的胡為動,那年的老胡可是處於黃金年齡,得分、籃板、助攻、三分命中率、搶斷……這些資料非常非常的驚人,他這樣全面的表現甚至被人叫成中國的喬丹,最主要的是在缺乏扣籃意識的中國籃壇他也是一個逮著機會就扣的人,還經常有空中接力的表現,在國際賽場上也經常揚一把中國人的威風,他的表現當時也打動了NBA,老鷹隊馬上給他開出10天短合同……可這個時候他卻受傷了!
此時此刻胡為動和小師弟風天也坐在電視機前看著這場比賽,他在歎服羅海風表現的時候,也在心裡暗暗擔心:羅海風啊羅海風,少扣點籃吧,雖然現在是表現到了,但對身體的負擔卻是太重了!為了你的籃球壽命少扣一點吧。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