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0日全俄肅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

員會成立,其簡稱就是契卡。委員會主席是費里克斯。愛德蒙多維奇。捷爾任斯

基。1877年出生在波蘭貴族家庭的捷爾任斯基早年就參加社會民主工黨,是地下

活動的老手,1906年開始成為列寧的重要同志。他6 次被沙皇政府逮捕,3 次被

流放。1917年二月革命勝利後,捷爾任斯基從莫斯科的監獄獲釋,旋即成為社會

民主工黨(布林什維克)的中央委員,是彼得格勒斯莫尼宮起義指揮部的成員。

捷爾任斯基對革命忠誠,又具有對付沙皇秘密警察的豐富經驗,就成為契卡主席

的最佳人選。

十月革命勝利後,立憲民主黨人、右翼社會黨人和沙皇政府的殘餘勢力聯合

反對蘇維埃政權,西方的情報機構積極參與了反蘇維埃活動,各種暴亂此起彼伏,

契卡的成立正是為了肅清形形色色的反對勢力和破壞活動。當年12月21日蘇維埃

政府就釋出法令,授予契卡特別司法權和執法權。契卡內部設有情報局、組織局、

行動局、機要處、特別局、經濟局和紅軍登記處等機構,並在各州和自治共和國

建立了分支機構。捷爾任斯基在建立情報網和偵察反布林什維克活動方面顯示了

非凡的才能,他每天工作20小時。

設立情報和反間諜機構是國家政權的必要之舉。在革命勝利的初期,為了對

付反革命武裝暴亂,採取非常措施也是必要的。法國大革命勝利後革命黨和反革

命勢力之間的殊死鬥爭就說明了這一點。蘇維埃是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遭

到拼死反抗是必然的,契卡的設立也是必然的。契卡為保衛新生的蘇維埃政權,

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是一種必要的“惡”。但是,特別司法權和執法權,也使

契卡處於超越於法律和司法執法機構之上的地位,它只對布林什維克中央負責。

這就為後來的蘇聯安全情報系統的惡性膨脹和無法無天創造了條件。

1922年2 月契卡改組為國家政治保衛局,捷爾任斯基這時已經是內務人民委

員(相當於內務部長),兼任了該局局長。他在列寧去世後一年,在中央委員會

的一次辯論中,因心臟病瘁發而不治。捷爾任斯基高大清瘦。灤釕窖蠔?B 身穿

紅軍軍裝的形象,一直為蘇聯人民所熟悉,成為“契卡/克格勃之父”。他的名

字被命名為後來克格勃所在地的廣場,他的雕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克格勃總部前

面,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被推翻。

國家政治保衛總局是根據斯大林的提議設立的,直接向中央委員會負責。除

了反間諜和肅反以外,還監視蘇聯公民的日常生活,審查新聞、電影和文化出版

物。1924年該局成立了邊防軍。1930年蘇聯政府明確規定保衛總局有驅逐、強制

勞動和判處死刑的權力。1933年又規定它有權“採取一切必要手段鎮壓一切破壞

活動。”1934年蘇聯進入國際聯盟,建立了內務人民委員部,總局改組為國家安

全總局,屬內務人民委員部管轄,開始從事國外的間諜活動。在大清洗時期,國

家安全總局是主要的執行者,其內部也遭到清洗,有三千多人被處決。該局還在

國外刺殺蘇聯的流亡者,其中最著名的是托洛斯基在墨西哥被謀殺案。1941年2

月,國家安全總局從內務人民委員部劃出,組建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6 月德國

入侵蘇聯,該部再被改為總局,仍從屬於內務人民委員部。1943年4 月,重新成

為獨立的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戰後,1946年3 月,根據斯大林的指示,蘇聯政

府各人民委員部統一稱部,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遂改稱國家安全部,加強了對國

外的情報活動,重點是對美國的情報活動,且成效顯著。1953年斯大林去世後,

該部被撤銷,業務歸屬內務部。

1954年3 月13日,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決定將國家安全部門從內務部劃

出,組建國家安全委員會,直屬部長會議,一直到1978年,克格勃成為國